大小非减持暗藏潜规则 券商经纪人导演连环计
大股东减持上市公司股份,按照常理应是一项重大利空——连大股东都不看好公司前景,股票下跌自在情理之中。
然而,现实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如近段时间,多家上市公司接连上演着这厢大股东高喊“我要减持!”;那厢二级市场股价却凌厉上攻。
表面上看,这种诡异的戏码若说是大股东套现急切也行得通,但在背后,是包括减持股东、券商经纪、游资等在内的资本玩家打造“利益链”。
日前,一家大型券商的经纪人给浙江的一家私募打来电话,问是否愿意接盘某中小板公司大股东欲减持的股份。该私募负责人告诉记者,双方是“朋友”,在有这类业务时都会知会一声。
他透露,近几个月来,股市行情转好,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活跃,一些“资深”券商经纪人又找到了新业务方向,周旋于自家公司、减持股东、游资和私募之间,撮合他们协同运作,而自己则可以多方分成。
经纪人导演减持连环计
“很多券商及经纪人最近都将关注的目光放到大宗交易市场。一方面,股市明显转好,个股涨势精彩,触发了越来越多大小非减持套现的欲望,并逐渐形成了潮流效应;另一方面,在减持‘利益链’上,目前,市场中的各路‘玩家’已开发出一条可以多方获利的路径。”上述私募负责人表示,在这条路径中,券商和券商经纪人就是扮演着“合纵连横”的角色。
记者就此现象咨询了多位熟稔的券商经纪人,他们均表示,的确是存在的,已是行业内的“潜规则”。不过,能够做成这种业务的都是“资深”的经纪人,手中握有大量私募、游资等资金客户。
沪上某大型券商经纪人小苏告诉记者,只有在股市大涨,概念股炒作疯狂时,这种做法才能成行。惯用的方式是,先寻找有减持预期的大小非股东,过去多是大小非自己找上门来,但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券商经纪人已改为“主动出击”。
券商经纪人会先与减持股东商量减持的价格区间,以及大宗交易可提供的折扣,并了解公司一些基本面消息,随后即展开“连环计”运作。
小苏说,这个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在上涨行情中,减持股东对减持价格往往预期也会高些,尤其是大股东和创投等投资类的股东,期望更高。而前者为了促进股价上涨,往往会让上市公司配合着准备一些利好消息;而后者,由于擅于资本运作,则可以在盘面操作上下功夫。
他解释称,让欲减持的大股东先放出利好消息,待股价拉升后再减持,这样做不仅可以满足大股东合理合法地高位套现,且便于经纪人找到接盘资金。不过,其中的猫腻在于,有些经纪人会将消息提前透露给一些合作游资,或是干脆让减持股东和接盘方先达成一个固定价格的转让协议,之后再宣布减持、释放利好、拉抬股价等,实际减持价格最终高出的部分就归运作资金所有了。
“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而无论是哪个环节,都与券商及经纪人有联系,因此,盈利后都会给经纪人一定分成。有的,在大宗交易平台最后完成接盘交易时,经纪人还可以从约定的折扣中再分到一点。而证券公司方面,由于可以得到大额交易佣金,在态度上自然是支持的。”
牛股高折价减持或存猫腻
10月份以来,深沪两市大宗交易市场依然维持着比较热闹的格局。
统计显示,10月22日,中小板、创业板股票的大宗交易平均折价率为超过8%,而10月21日更是超过9%,均为历史高点。两日来,28笔交易的折扣率超过10%,其中,佳讯飞鸿(300213.SZ)、齐峰新材(002521.SZ)、东方日升(300118.SZ)均有交易折扣超过18%。
另一家券商的资深投顾向记者指出,表面上看,是减持股东抛售心切,想趁着高价落袋为安,但实则如此高的折价率并不正常。目前股市尚未转冷,减持股东还没有到要“泼水”般减持的程度。另外,融资融券市场逐渐活跃,很多券商,特别是大券商如今都在搜集中小板、创业板股票,以为借券“囤粮”,这类股票并不是“烫手山芋”。
“再说,超过10%的折价率在目前市况下可以说是毫无风险,即使当日跌停也能赚钱,这种买卖谁都愿意做。资金不够可以通过资管通道发行分级产品等方式融资,银行、信托、基金子公司等都会求之不得。多家公司的减持股东都打八折卖出,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他说。
记者以减持方的身份咨询上海一家专门从事大宗交易、收购限售股的私募公司时,一位业务人员告诉记者的一句话,或透出一丝端倪。他说:“如果想高点价格减持需要一些运作,或是想先拿钱过阵子才减持,折扣就得高一点。”
近段时间大宗交易平台上的信息显示,多是涨幅较大的强势股,更不乏减持当日股价还涨停的个股。如美邦服饰(002269.SZ),10月18日晚间,在发布下滑三季报、预降年报的同时,发布了大股东欲减持的公告,同时推出的还有目前市场上最为热门的“电商”概念及股权激励,次日,该股开盘不久即涨停。事实上,美邦服饰10月11日已启动上涨,短短几日便涨逾40%。
还有佳讯飞鸿(300213.SZ)、东方日升(300118.SZ)、圣莱达(002473.SZ)、红旗连锁(002697.SZ)等牛股,近日,它们都曾发生数量不等的高折价大宗交易。
“减持股越减持越涨其实也有市场的一些因素。”上海一位资深股民廖放昨日表示。他说,在不知不觉间,市场已形成一种效应,有些投资者专门就寻找有限售股股解禁和减持预期的上市公司,再结合基本面,来“赌”背后的抬价概念。
下一篇:星巴克CEO辩解在中国高定价 称报道者不了解情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