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快餐店粥中加入增稠剂 专家称多是天然物质
近期网上有消息称,很多粥屋和快餐店提供的黏稠香粥,大多使用了黄原胶、“粥宝”等增稠剂。
对此,专家表示,粥中加增稠剂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消费者不需恐慌。一般来说,熬煮时间足够长就能达到浓稠的效果,增稠剂加到粥里并没有必要。不过,粥店如果是为了降低成本而添加,则违背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有以次充好和作假的嫌疑。
■ 探访
粥店称所售粥均系现熬
昨日,记者走访并致电京城几家知名粥店。
嘉和一品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所有门店售卖的粥,都是公司统一现熬并配送,厂里24小时安排人熬粥,每样粥都有检测报告,浓稠的效果绝对不是增稠剂做出来的。
宏状元学院南路店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他们销售的粥都是每天现熬制的,不加任何食品添加剂,而要熬出一桶浓稠的粥,“大约需要60到90分钟”,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网售增稠剂种类五花八门
记者昨日在淘宝网[微博]上搜索“增稠剂”,显示有4242件该类商品,五花八门,有黄原胶、海藻酸钠、卡拉胶、食用明胶、果胶、琼脂粉、羧甲基纤维素钠等等,这些都是增稠剂,外包装还印有QS标志。
此次网上传言中提到的黄原胶,大多数网店还附上了应用范围和具体添加用量。记者注意到,黄原胶是一种生物合成胶,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的高分子多糖聚合物。
根据标示出来的范围,黄原胶是可以用在果汁饮料、冰淇淋、酱油、蚝油、冷冻甜食、烘焙食品、胶凝体、软饮料、色拉调味、方便面、香肠、肉罐头、干酪、蛋糕、面包、脱水食品、医药、化妆、牙膏、宠物罐头、鱼虾饲料、烟丝、印染等多个领域,但并没有提到米粥类别。
一卖家介绍,“只要按照规定的配比操作就行”,使用时取一份黄原胶用十份以上其他干燥的原料,如糖、盐、味精等调匀,倒入水里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即可。至于黄原胶能不能加到粥里,对方只称,增稠剂是安全的,但最好按网上给出的范围来使用。
■ 提醒
米少粥稠则涉嫌加增稠剂
中国农业大学[微博]食品与营养工程副教授朱毅介绍,正常情况下,熬制的粥里的米粒应该又软又烂,且水会显现出浓白色。粥里如果加了增稠剂,会显得很透明、吃起来黏稠,但米粒稀少,口感风味也与小火慢熬出来的粥差得远。
朱毅表示,要熬制出一锅浓稠粥,还需花时间,或添加一些糯米、小米这些黏性较高的天然谷物来增稠。
■ 释疑
增稠剂究竟为何物?
增稠剂多来自于天然物质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钟凯博士指出,增稠剂最常见的是改性淀粉和胶类物质,比如淀粉就是最普通的增稠剂,肉皮冻、红烧鱼的汤汁冷藏后变成胶冻状形成的明胶,都是增稠剂的一种。黄原胶是玉米淀粉经过微生物发酵得来,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纯天然”的。所谓的“粥宝”,配料主要是淀粉或改性淀粉。
因此,增稠剂的安全性非常高,在很多食品中没限制使用量,所谓的“长期超标使用会对人体有害”,并无科学依据。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副教授朱毅也介绍,天然增稠剂约有50种,大多取自天然物质,卡拉胶、琼脂粉来自海藻;瓜尔胶来源于植物种子;黄原胶来源于微生物分泌物。
粥里能否添加增稠剂?
添加无必要但无危害性
朱毅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安全性,二是使用必要性,粥中加增稠剂,不存在安全性,但没有必要,也就不应该去使用,如果是粥店用的米少,想降低成本,减少熬制时间,就有“作假的嫌疑”了。不过,这跟增稠剂的安全性没有关系,消费者不必担心如果吃了增稠剂会带来危害。
钟凯则表示,《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有明确的规定,其中黄原胶的使用范围确实不包括米制品。但粥店的粥属于现食现售食品,是否适用GB2760规范目前普遍存在争议,在国外也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本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廖爱玲
(原标题:香粥为降成本加增稠剂涉嫌作假)
下一篇:北京市消协网购40件服装过半不达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