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嶝岛假名牌林立 市场监管睁只眼闭只眼
GUCCI[微博]、爱马仕、LV、香奈儿[微博]、迪奥、普拉达;劳力士、江诗丹顿、万宝龙[微博]、百达翡丽、伯爵、欧米茄……这些动辄几万几十万元的名包、名表,在福建厦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只卖几百元。
高端品牌名包缘何卖出“白菜价”,其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
高仿名牌包包手表“白菜价”
大嶝对台小商品市场位于厦门市翔安区大嶝岛,于1998年5月设立,1999年5月1日正式开业。公开资料显示,该市场拥有全国唯一的对台小额免税政策,主营粮油食品、土产畜产、纺织服装、工艺品、轻工业品、医药品等六大类台湾商品。“全国唯一,地道台湾味+免税”向来是此市场的卖点。
“包包手表、包包手表。要包包吗?要手表吗?”12月中旬,记者刚走进厦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下简称“对台小商品市场”),就不时有人凑近招揽生意。
揽客者告诉记者,他们领着去的店铺不光有台湾品牌包包、手表,还有各种世界名牌,而且价格实惠。
“实惠”仅仅是因为免税吗?在一位揽客者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对台小商品市场海西商品城1A-06的“大世界商行”。店老板陈志胜马上起身热情地招呼记者。记者现场看到,一楼的货架上陈列着各式男包、女包。“你这都有什么牌子的包包?”记者问。
“台湾品牌有帅特兰(音)的,这款是商务男包,这款休闲一些……”陈志胜向记者介绍,一楼摆的主要是来自台湾的包包。
记者绕货架看了一圈,却发现其间夹杂着不少标识为世界名牌的包包,如SalvatoreFerragamo(菲拉格慕)、“爱马仕”、“保罗”等。
“楼上还有更好的。”陈志胜神秘兮兮地表示。
沿着窄窄的楼梯,记者登上店铺二楼,发现竟是别有洞天。这里“名包”荟萃,琳琅满目。有着GUCCI、爱马仕、LV、香奈儿、迪奥、普拉达等标识的奢侈品牌名包,赫然入目。
陈志胜随手从货架上拿下一个“香奈儿”包包向记者推荐,“这款香奈儿的980元。”
“是真的吗?”记者问。
“这个价位怎么可能是真的?不是真的,这些包包都是高仿的。”陈志胜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虽然说是高仿的,但确确实实质量不错。我们高仿都是比照原版1:1做的,这款香奈儿原版18000元,质量好,牌子响,有档次。买来送人挺不错的,他们(指市场内的其他店面)都开价2千多……”
记者试着砍价,发现四五百元就可以拿下这款包包。其后记者从货架上分别挑了标识为LV、普拉达的多款包包,砍价都可以看到几百元。
“还有吗?”记者随口问。
“有,多得是。”陈志胜边回答边指挥店员从二楼店面的一个隔层里取出一些不同款式的“名牌”包包。
“你这些包包咋还搞得这么隐蔽?”记者问。
“毕竟是高仿的,不能太明目张胆。工商局有时候也查。”陈志胜狡黠地笑笑。
随后记者跟随陈志胜返回到一楼,他又随手从货架上拿下一款蓝色“爱马仕”女包推荐给记者,“这个真品的话,正常市场价得一两万。我们价格实在,这款爱马仕别人开价500元,我们150元。”
在推荐了多款包包后,陈志胜又向记者展示各种“名表”。
“我们这百达翡丽、浪琴、天梭,世界各地的品牌都有。”他从货架后拖出一个表箱打开。记者现场看到,标识为劳力士、江诗丹顿、万宝龙、百达翡丽、伯爵、欧米茄的男表、女表,满满一整箱。而这些表从外表上看和真表颇为形似,仔细看才会发现做工粗糙些。
陈志胜随手拿出一款标识为“天梭(TISSOT)”的男表推荐给记者,“这个真的十几万,他们开价开五六千元,我1200元就给你。”
记者试着砍价,发现六七百元就可以买下这款表。
为了让记者买表,陈志胜又先后拿出三四个表箱,让记者挑中意的表。“这款百达翡丽不错,真的最少七八万,他们开价4000到5000元,我800元给你……”他不断向记者推荐。
当记者表示对这些表都不太满意时,他又拖出另一个“压阵”的表箱,“看看这些,有没有相中的。”记者发现这些表包装更精致,外表也更华丽,但同样都是仿品。
最后,陈志胜承认,“其实这些手表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差不了多少钱。”
“十来年了大嶝一直在做高仿”
记者调查多日发现,在大嶝对台小商品市场,类似“大世界商行”这样公然兜售高仿名包、名表的店面并不是个例,也不是偶然现象。
记者随意走访了海西商品城门牌号1A-19d的“钰成达商行”、1B-02的“顺清商行”、1D-05的“金祥丰商行”、2E-70的“大嶝淳雅轩商行”、2F-13的“鸿盛兴商行”等十余家店铺,记者走访遭遇的场景和“大世界商行”如出一辙。
如高仿“新款LV”女包叫价800元,高仿“正品13万元的斯蒂芬鳄鱼皮男包”叫价1100元,高仿香奈儿女包叫价550元,高仿普拉达女包叫价500元;高仿“1:1A货”
百达翡丽手表卖价700元,高仿爱马仕男表500元,高仿万宝龙男表450元……包包、手表之外,高仿品也不乏手机。
在大嶝对台小商品市场“地下风情广场”21D-13的“大嶝数码电子商行”,老板蔡建成给记者展示了诸多高仿苹果、三星[微博]等名牌手机。“你看看,仿得还可以。”
记者现场看到,这些高仿手机有苹果5、苹果5S,三星Note2、三星S4、三星W2013等,都是时下最流行的手机,店主叫价千元左右。不过尽管外表很象,但开机之后就会发现和正品有显著不同。有趣的是,其中苹果手机的系统竟是国内一家软件公司开发。
“这些手机都是在台湾组装的。”蔡建成说。他还特别向记者展示了“台湾走私正品水货”威图VERTU)镂空手机,也叫价千元左右。
销售高仿名牌手机的除了“大嶝数码电子商行”,类似的还有位于海西商品城2E-71的店铺等。
这些商家似乎洞悉了前来购物者的心理:“我们是本地人,来买东西的大多的外地人。这些高仿名牌包包、手表,可以送女孩子,送亲戚,说是台湾、香港来的(对方)会很高兴。”
“十来年了大嶝一直在做高仿。你在网上查一下就知道,大嶝市场假货很多。买真品名包、名表你也不会来这里。”大世界商行老板陈志胜对记者坦言,他们也不可能进真货,这里的高仿品已声名远播,“真的在这里也被说成是假的。”
记者网络搜索发现,有网友如此形容在大嶝对台小商品市场购物的感受,“最多的是低仿的包箱”,“廉价得象大卖场一样”。
问题是,这些仿品究竟来自哪里?
包括陈志胜、蔡建成在内的多位店老板给记者的答案高度一致:高仿名包均为“台湾加工”;高仿名表则普遍宣称是“台湾组装”,手机则美名曰“正宗台湾水货”。
而据公开资料,粮油食品、土产畜产、纺织服装、工艺品、轻工业品、医药品等六大类台湾商品,均是在海关监管下进入交易市场批发、零售。那记者调查到的高仿品又是如何绕过海关等部门监管的呢?
监管方“睁只眼闭只眼”
事实上,大嶝对台小商品市场的管理方——厦门象屿发展有限公司,对市场内的售假情况并非不知情,甚至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大嶝市场小额对台贸易,最早就是靠假货、高仿品维持生活的。”厦门象屿发展有限公司市场管理部副经理胡声查告诉记者,高仿品目前集中在市场内的海西商品城,“以前是旧货市场,主要就是卖高仿。后来统一安置到这里。
(海西商品城)二楼没有上税,市场上有1万多种产品引进来,正规的很少……按道理小商铺是不让经营的……”
“工商局不查么?”记者问。
“他们都是睁只眼闭只眼。”胡声查说。
“高仿这里是家家户户都做,但不能光明磊落地做,得藏着卖。我们是不提倡的。”胡声查表示。但似乎让他有些“无奈”的是,“我们说了不能卖假货,但商家有很多理由,说‘不让卖就不能养活你们’。”
“有商家才有管理方。没有这些商家交租金,我们管理方吃什么喝什么?”胡声查说。
也许,这才是管理方对商家售假持默许态度更现实的理由。
据胡声查介绍,大嶝对台小商品市场目前营业面积为6万多平米,月租金为每平方100元,目前市场内已无空铺。粗略估算,厦门象屿发展有限公司每年光租金进账就7000万元左右。
与此对应的是,近年来大嶝对台小商品市场的持续繁荣。媒体报道显示,2013年1-10月,厦门大嶝对台小额贸易超过6000万美元,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而此前的2008年,市场的台湾商品交易额为1900多万美元。
记者了解到,厦门象屿发展有限公司是象屿集团旗下企业。象屿官网显示,象屿集团“因开发建设象屿保税区而生”,是厦门象屿保税区、厦门现代物流园区、厦门大嶝岛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的开发运营服务商。目前发展成为以大宗商品采购供应及综合物流服务、土地成片开发及房地产、类金融服务及股权投资、区域开发及民生服务等为核心产业的国有企业集团,位列2013中国500强第317名,中国服务业500强第102名。
在胡声查看来,象屿的“背景”也使得监管各方不同程度地给予“扶持”。“翔安区街道办、大嶝街道办这些地方政府扶持(力度)上都不同。专门成立了一个工商局监管我们市场,但其实是‘睁只眼闭只眼’。工商局也查,不过送点(礼)就能摆平。”
胡声查的这种说法和陈志胜等店铺老板反映的情况十分吻合。
“工商局什么的会检查、会抓,但一般提前下通知。”大世界商行老板陈志胜告诉记者,“也有被抓的,只能找关系,送东西,请吃饭,比如送中华烟、送洋酒。
工商局有的罚5000元,有的罚5万元,还是看关系。关系好的,罚个5000元、8000元算了,而有的就罚2万……按正品真罚的话都破产了。”
记者以消费者名义向厦门市工商局大嶝对台小商品市场管理处副处长姚震宇反映了假名牌包包、手表广为兜售的情况,姚震宇表示:“这样的投诉我们收到的很少,卖假货肯定是不允许的。我们平时也有常规巡查,如果投诉一旦核实,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消费者我们会进行相应赔偿。”他同时强调:“以前这种情况比较多,通过治理情况有所好转,但也不否认有个别商户偷着卖。”
下一篇:康泰乙肝疫苗事件后接种率下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