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线报】苏州恒久再度IPO 财务疑点依然重重
苏州恒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恒久”)曾在2010年顺利通过证监会发审会,并已完成申购及摇号抽签的全部过程,然而就在其“临门一脚”即将完成之际,却被揭露出招股说明书和申报文件中披露的全部5项专利及2项正在申请专利的法律状态与事实不符,因而被中国证监会撤销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行政许可。
6月25日,苏州恒久公布了更新版招股说明书,再次接近A股市场的大门,然而记者翻阅其新版招股说明书却发现,该公司最新披露数据疑点重重,难脱数据造假之嫌。
存货之谜
据苏州恒久招股书介绍,其2012年库存商品金额为2542.35万元,2013年库存商品金额为2539.18万元,相比2012年,2013年的库存商品金额减少了3万余元。这也就是意味着该公司2013年产品销售状况良好,销量略大于产量,库存商品不存在新增的情况才对,然而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依据苏州恒久招股书公布的产销数据来看,该公司2013年产品产量为2795.63万支,销量为2707.18万支,产量明显是大于销量的,这与上面的结论正好相反,这也就意味着该年度其库存商品出现了新增,新增产品数量为88.45万支。另外,依据该公司在招股书中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其单位成本为5.12元/支,由此可以推算出该公司2013年新增库存商品金额约为452.86万元,相较上文库存商品金额减少3万余元来看,很显然这两组数据是相互矛盾的。
同样,该公司2014年的数据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看通过库存商品金额年末与年初数据核算出的新增库存商品金额。据招股书数据,公司2014年年末库存商品金额为2611.58万元,相比2013年年末的2539.18万元(即2014年年初数据),该公司2014年库存商品增加金额为72.40万元。而实际上从招股书提供的2014年的产量和销量分别为3786.21万支和3684.53万支、产品的单位成本4.14元/支核算,2014年新增库存商品金额则高达420.96万元,这一核算结果比通过库存商品金额核算出的数据竟然高出数百万元之巨,令人难以理解。
不管是通过产销数据核算,还是通过库存商品年末、年初数据核算,新增库存商品金额本应该是相差不大的,但计算结果却出现了明显不同,显然苏州恒久招股书数据的真实性值得怀疑。而从计算结果来看,记者怀疑该公司产销数据存在虚增的可能性,如果产量虚增数据超过销量的虚增,就会使得新增库存商品金额偏大,从而得出上面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同时产销量的虚增,还能使得单位产品的成本降低,产品毛利率得以虚提,又起到虚增营业收入的效果。
当然,除此之外,苏州恒久的采购与消耗情况也存在着相应疑点。
苏州恒久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高精密铝管、高精密注塑齿轮、镀膜材料,该公司在其招股书中介绍原材料采购情况时,给出了详细的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情况和公司主要原材料的耗用情况。以2013年为例来看,其高精密铝管、高精密注塑齿轮、镀膜材料的采购数量分别为2925.71万支、2711.77万副、16347.38公斤,而2013年相应这三种原材料的消耗数量分别为2836.92万支、2625.27万副、15786.66公斤,由此可计算出这三种原材料的库存新增量分别为88.79万支、86.50万副、560.72公斤,而由招股书数据可知这三种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分别为2.15元/支、0.79元/副、1357.27元/公斤,因此我们可以推算出2013年这三种原材料新增库存的金额共约为335.34万元。结合其2012年末505.58万元的库存原材金额,可推算出其2013年库存原材料金额应该在840万元左右才对,而实际上该公司的库存原材料金额却仅有660.76万元,比推算结果少了100多万元。
记者同样依据采购量和消耗量核算出2014年高精密铝管、高精密注塑齿轮、镀膜材料三种原材料新增库存金额合计约为463万元,结合招股书给出的2013年末库存原材金额为660.76万元,可以推算出该公司2014年库存原材料应该有1100万元以上才对,而实际上其2014年库存原材料金额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比2013年库存原材料金额还少,仅仅只有621.66万元。
现金支出的疑点
苏州恒久除了在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的种种疑点外,该公司的现金流也有不明之处。据公司合并现金流量表显示,2013年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共计1594.20万元,这也就意味着其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者长期资产应该有相应价值的增加才对。据招股书介绍,该公司在建工程2012年金额很小,仅为6.7万元,2013年为0。而无形资产账面原值在报告期内均为1941.05万元,并没有变化,也就是说其2013年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应该是全部投向了固定资产,这必然对应着固定资产价值相应地增加,而实际上2012年和2013年,该公司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分别为6936.84万元和8080.59万元,固定资产账面原值增加金额仅为1100多万元,相较其现金流1594.20万元的支出,有400多万元现金不知流向了哪里,即没有实现固定资产的增加,也没有让在建工程及无形资产增加。
那么这400多万元的现金支出有没有可能是支付前期所欠工程费用或者预先支付后期工程费用所致呢?可是如果该笔支出真是支付了前期工程应付部分,其2013年应付账款应该减少才对,而2013年末该公司应付账款相较2012年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708.32万元,另外,其招股书在介绍公司应付账款时也表示,应付账款主要是公司购买原材料而应付给供应商的款项,显然这笔资金流出和应付款项没有关系。而对预付款项,该公司2013年预付金额总共也只有371.14万元,并且招股书也表示,预付款项主要是因上市工作需要而预付的中介机构费用以及公司正常经营过程中预付的货款和电费,显然这笔现金流出与预付款项也关系不大。那么苏州恒久这超出的400万元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到底流向了哪里,这又是一个谜。
业绩依赖税收优惠与政府补助
我们知道,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以及国家税收等政策的变化,企业所享受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不管是税收优惠还是政府补助,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都有可能出现较大的不同,因此其本身并不具备可持续性,企业一旦对这些优惠政策养成“依赖症”,可能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企业长期发展并非好事。然而记者发现,苏州恒久对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的依赖却在日益加强,这或许给其未来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招股书显示,苏州恒久于2011年9月9日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有效期三年),并于2014年9月2日再次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有效期三年)。由此,公司在报告期内减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所得税优惠金额每年高达数百万元。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每年还给予企业数万元至数百万元不等的政府补助资金。据记者统计,报告期内苏州恒久享受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金额合计分别为465.50万元、644.26万元和810.37万元,占该公司当年净利润的比分别为13.47%、16.46%、19.27%。
由上述数据变化看,苏州恒久对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政策的依赖性是在不断增加中。2014年,其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几乎占到了当年净利润的四分之一。然而,对于公司业绩贡献很大的高新技术企业招牌,笔者却发现其资质却存在着隐忧。
据了解,该公司2014年底劳务派遣员工数量有99人之多,而当年该公司正式员工也不过336人,接近其正式员工数量的近三分之一。依据2014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劳动派遣暂行规定》,用工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用工单位在本规定施行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数量超过其用工总量10%的,应当制定调整用工方案,在2年内降至规定比例。这就意味着该公司未来数月内必须将部分劳务派遣员工转为正式员工,或者招收更多正式员工来满足生产需要,这势必会对公司员工结构产生影响,当人员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后,公司还能否继续保住高新技术企业的金字招牌则是个未知数。
下一篇:【每日线报】万隆制药历史问题严重 主导产品过于集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