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线报】安图生物多项财务数据不合理

20110922.jpg

   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图生物”)的首发申请于今年3月23日通过了证监会发审会审核,静待最后上市发行。

  在本次发审会上,发审委对其产品提出的“销售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毛利率显著高于可比上市公司的具体原因”等四大问题皆是投资者十分关心的问题,然而遗憾的是,该公司针对这些关键问题的答复却未能公开示众。虽然公司的首发申请已获发审委批准,但《红周刊》记者在查看其招股书时发现,该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中,如采购、成本、固定资产等方面的数据存在很大的疑点。

  不合逻辑的原材料

  招股书显示,安图生物主要从事体外诊断试剂及其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包括免疫诊断类试剂、微生物检测类试剂等,以及对这些试剂进行分析的仪器,另外,该公司除了自主生产产品以外,也会代理一些别的厂家的产品。因此,在原材料采购方面,该公司会按采购情况划分为试剂类原材料采购、仪器类原材料采购和代理产品采购三类,前两类属于原材料采购,而代理类产品的采购实际上属于贸易类采购。对比相关数据,记者发现该公司原材料的采购、消耗与库存之间的逻辑关系存在一定疑点。

  在招股书中,安图生物公布了其向试剂类原材料前五名供应商和仪器类原材料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金额,以及占同类原材料采购总额的比例,因此,依据这两项数据可核算出该公司在整个报告期内对两大类原材料的采购总额(如表1)。  

2016041511.jpg

  我们知道,安图生物试剂类产品和仪器类产品的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构成,其中的直接材料成本实际上就是其原材料的消耗。因此,依据试剂类原材料和仪器类原材料的采购金额和实际消耗金额便可推算出其库存中原材料的新增金额。经核算,2012年、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6月,安图生物两大类原材料的新增库存金额合计分别为2244.97万元、3687.40万元、3889.86万元和4360.22万元(表2)。然而,这一核算出的结果与招股书提供的存货原材料实际剩余情况却大相径庭。

2016041512.jpg

  以2013年为例,招股书提供的存货数据显示,原材料期末金额为3668.69万元、期初金额为2417.30万元,由此核算出的原材料新增金额为1251.39万元,这与我们通过采购和成本数据核算出的3687.40万元相比,差距未免也太大了。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2014年和2015年6月,这两年的数据也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该相差不大的两个结果,为何会出现如此不合理的情况呢?如果该公司存货数据是真实的话,那么问题即有可能出现在采购数据之中,也可能出现在生产成本之上。那么,到底是那一个数据出错了呢?就此,记者对公司的采购数据和成本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

  “空手套白狼”的采购

  据招股说明书介绍,安图生物2012年、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6月向前五名供应商的合计采购金额分别为3512.59万元、6363.69万元、8722.77万元和5450.20万元,占总采购金额的比重则分别为31.11%、34.98%、39.04%和40.54%。据此,我们可以核算出该公司在以上年份的采购总额分别为11290.87万元、18192.37万元22343.16万元和13444.01万元。

  以2014年为例,其采购总额为22343.16万元,而这并不包含17%的增值税,如果算上增值税,则其实际含税采购总额应该为26141.50万元。然而,反映其采购现金流出情况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却仅为15371.03万元,这其中还包含了近700万元当年新增的预付账款金额。整体核算,该公司当年为采购而新增的负债约为11469.50万元。

  然而报告期内,安图生物并没有应付票据,年末的应付账款总额也仅有2380.87万元,当年的新增金额更是只有237.62万元,另外,该公司2014年还有378.94万元的承兑汇票背书支付,在剔除上述因素的影响后,公司还有约1.1亿元的采购即没有以现金支付,也没有形成相应的负债,更没有票据背书支付。那么如此巨额的采购又到底从何而来的呢?

  同样,2015年6月采购数据也出现了巨大差额。2015年含税采购总额为15729.49万元,而当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却仅为8559.59万元(其中还包含了当期新增的764.24万元预付账款),核算下来,该公司应该形成约7934.14万元的采购负债才对,然而实际上,其应付账款却仅新增了428.97万元,即使算上当期的承兑汇票背书支付金额642.65万元,该公司还有近7000万元的采购有支出和负债的支撑。

  对于公司这种明显缺乏支出与负债的巨额采购,记者认为应该是数据造假带来的结果,当然,这种结果的出现也进一步证实了上文中记者对其采购数据含“水分”的质疑。

2016041513.jpg

  矛盾的成本数据

  既然其采购数据已经存在造假的嫌疑,那么其成本数据又是否真实的?

  试剂及其仪器是安图生物的主要产品,然而其生产的仪器实际上只有一部分是用来单独销售的,而另外一部则是作为试剂产品的配套产品进行销售。从招股书介绍来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通过增加终端用户的仪器使用数量,从而带动其试剂销售收入的增长。

  以2014年为例,依据安图生物在招股说明书中介绍产品毛利率情况时公布的数据,该公司当年作为普通商品销售仪器实现的销售收入为2175.66万元(不包含代理产品),而其中销售成本为1035.83万元。在介绍仪器与试剂配套销售业务模式时,该公司又公布了此类模式下其仪器的销售数量与相应价值。其中2014年,通过此模式销售的自产仪器的价值为5474.52万元。另外,库存商品构成数据显示,当年该公司库存中的仪器类产品也仅为756.96万元,而在产品总金额也不足百万。

  也就是说,在整个2014年该公司仪器类产品的成本应该不超过7300万元才对,然而依据其招股书公布的数据,当年其仪器类产品仅直接材料成本就超过了金额,达到了8532.42万元,而其生产成本更是高达9442.56万元,那么相比这7300万元,这超出的2000多万元成本,又花在了哪里呢?

  “扯淡”的价格

  上文中我们提到,安图生物仪器类产品有一部分直接作为普通商品进行销售,而还有一部分则被作为试剂产品的配套产品,提供给客户使用,其目的是为了带动试剂产品的销量。而正是这部分作为配套销售的仪器类产品存在诸多疑点。

  按照招股书的介绍,安图生物自产的仪器,在并未明确用途主要用作试剂产品配套销售前,会计处理统一按存货管理;用于配套销售的,客户验收后,从“库存商品”转为“固定资产”。也就是说,只要该公司生产出仪器类产品,能卖出去,则可以直接转化为营业收入,而如果卖不出去,则可以作为配套产品“送”给客户使用,而“送”出去的只是产品的使用权,所有权依旧归公司所有,因此这些“送”出去的产品反而增加了公司的固定资产,这样的“买卖”似乎很划算。

  然而,关键问题却出在这些用于配套销售的仪器价值认定之上。如果这些产品作为商品进行销售,由市场定价,自然是货真价实的,然而“送”出去的产品在转变为“固定资产”后,安图生物是否是按照成本定价的呢? 

2016041514.jpg

  安图生物在招股书中介绍产能情况时,提供了其仪器类产品剔除配套产品外的销量数据,在毛利率进行分析时,又介绍了其仪器类产品作为普通商品销售所实现的销售收入。由上述数据可以计算出仪器类产品作为普通商品销售时的单价,报告期内该类产品的单价分别为2.08万元、2.15万元、2.23万元和2.42万元。理论上讲,这一单价不应该高于其作为试剂配套商品所认定的单价,因为后者的价值是由“库存商品”直接转为“固定资产”的,其价值应该为成本价,然而结果却出人意料。

  在招股说明书中,安图生物提供了其配套销售仪器的数量和金额,我们依据该数据核算出其配套销售仪器的单价,其报告期内,此类模式下每台仪器的价值竟然分别高达2.02万元、4.26万元、7.18万元和8.90万元。纵向对比来看,作为普通商品仪器销售的单价虽然每年有所上涨,但是总体波动比较平稳,涨幅尚算合理,而作为配套销售仪器的单价却每年都在大幅上涨中,尤其是2013年价格竟然是2012年单价的两倍多,而至2015年6月,其价格已经上升至2012年的4倍多,这种价格的变化与正常销售单价相比明显缺乏合理性。 

  将“送”出去的产品作为固定资产来计算,本身就已经存在着漏洞,而安图生物却在这漏洞之上还做起了文章,将送出的商品价值提高至离奇地步,显然公司的目的还是为了通过虚增资产来粉饰业绩,为顺利过会打基础。

上一篇:【每日线报】融宜宝出现兑付困难 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立案
下一篇:【每日线报】姚记扑克的“牌王”迷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