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数据显示:电商大战当天降价商品仅5%

   电商们全都是“先涨后降”

  监测数据显示“8·15”当天降价商品仅5%

  上周还轰轰烈烈的电商价格战,虽然战火正逐渐熄灭,但一些统计数据的出炉,却向人们揭开了这场价格战背后的秘密。

  昨日,比价网站一淘网发布数据显示,在价格战之前先涨价再降价,成为包括京东、苏宁、国美在内的电商们的一致行动。数据还显示,一些大家电也存在着一天之内价格不断上下波动的情况。

  昨天,京东商城(微博)高级副总裁吴声以及苏宁相关负责人均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由于商城数据未对一淘开放,其公布的数据都是在没有行业监管下自己的统计,所以对于统计结果不予置评。

  一淘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上周的价格战中,实际降价幅度并没有达到电商对外宣称的那么大。一淘网数据分析师陈航表示,从一淘网监测到的数据来看,“8·15”当天真正降价的商品仅有5%左右,“商家一开始就把价格战限定在了大家电领域,其实这是一个目前网购并不太热门的领域”。同时他强调,商品降价的金额平均不超过10%,降价幅度远远没有商家自己喊出的“你敢1元,我就敢0元”那样吸引人。对此,吴声对记者透露,这样比着降价确实涉及太多的环节和技术,相当复杂,所以在价格战第二天,京东就决定以发放2亿多元优惠券的形式进行价格战。而据记者了解,这种优惠券的促销并未计入一淘的统计当中。

  而先涨后降似乎也成了行业默认的“行规”。一淘统计发现,在“8·15”价格战开始前一天晚上,部分商家悄悄提高了商品价格,其中京东商城1.22%的数码家电类商品涨价,库巴网(微博)上调部分占比为1.87%、苏宁易购(微博)1.05%、国美0.64%、当当0.5%、易讯1.12%。不少热销商品出现了高缺货率的现象,缺货率最高的商家达到30%。另外,网友还发现,想要真正抢到一个特价商品并不容易,在上午四个小时里,不少商品都出现超过5次上下不断地调价。

  对此,吴声表示,希望以长远的眼光看待这次价格战,至少这次价格战让更多的普通消费者购买大家电的目光由线下转移到线上。不过,更多的业内人士则呼吁,营销要以诚信为前提,不要忽悠消费者。

上一篇:武钢再发债60亿 钢铁业陷借钱扩产怪圈
下一篇:华强北电子街生存空间调查 四因素致租户撤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