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明年将迎大开大合局面:部分企业或上市

  探索新路  盈利为先

  2013年,电商将迎来大开大合的局面。一方面,混战后的电商格局逐渐清晰,行业寡头渐现;另一方面,大型电商企业将眼光从竞争者转回自身,发展移动端、涉及金融领域、布局生态系统。

  同时,电商行业开始出现盈利的信号,团购行业中满座网率先宣布盈利1元。之后,淘宝“双12”开始尝试模式创新,淡化价格因素,由打折促销向互动分享转型。同时,大型B2C在融资困难的情况下,也以精细化运营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渠道,预计明年部分电商企业会上市。

  关键词1  移动电商

  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移动电商交易规模156.7亿元,同比增长609.0%,预计2012年移动电商规模将达251.5亿元,到了2015年这一数据将超过1000亿元,达到1046.7亿元。

  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大背景是终端用户使用行为的变迁,不少电商企业看中移动电子商务的潜力,对其跃跃欲试。如淘宝、当当、凡客、京东、亚马逊都已经进入移动电商领域。手机上网、手机支付、二维码的身份识别、手机扫码等这些都是传统电子商务向移动商务延伸的结果。以1号店推出的掌上1号店为例,目前已累积有600万注册用户,目前虽只占整体营业额的5%左右,但平均每两三个月就翻一番。1号店董事长于刚表示,未来移动客户端消费将会占到1号店总营业额的20%-30%,帮助1号店建立全面的服务平台和模式。

  移动电商的兴起,对电商格局的潜在影响是巨大的。此前,腾讯曾花费巨额投资,布局电商领域,但根本无法撼动阿里巴巴集团的统治地位。虽线上电子商务阿里系已经成为绝对的垄断巨头,但移动电子商务领域,阿里和腾讯却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微信的崛起,已经让腾讯在移动电商领域获得了先发优势。意识到移动电商趋势,也感受到腾讯威胁,阿里也加快了在移动电商领域的布局。2012年11月,阿里4000万美元领投陌陌;之后便传出其和新浪微博的合作谈判,虽然没有得到证实,但这被广泛认为是足以影响未来中国移动电子商务格局的一步关键落子。在阿里和腾讯之外,还有纯电商巨头京东商城,以及零售巨头国美和苏宁。不出意外,移动电商的大战将在2013年正式开打。

  关键词2  盈利上市

  大资本扶持下打鸡血式的快速扩张,加上持续不断的价格战,还有遥遥无期的盈利预期,使电子商务成为一个高危行业。2011年,所有的电商都希望用大订单额、高速增长换取资本回报。2012年生存、盈利成为电商的首要目标。包括京东在内,都在宣称明年要盈利。长期来看,电商必须要回到盈利的轨道上来。

  电商盈利已经可以预期。团购网站满座网宣布9月盈利1元。这是一个标志,证明团购不是庞氏骗局,依旧能通过企业自身努力取得利润。2012年,团购在寒冬中依然有大众点评网、高朋网等企业获得投资,而京东也成功完成D轮融资4亿美元。此外,电商对盈利模式的探索也日趋多元化,比如与视频网站跨界合作等。

  唯品会的2012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唯品会已获得净利润64万美元,净利率达0.4%。唯品会至少代表一种趋势,大型电商开始出现盈利,整个行业也正朝着正面发展,虽然目前的盈利只是“特例”,但只要电商们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停止烧钱,不再搞价格战,电商亏损的魔咒迟早会被破除。

  “6·18”和“8·15”是两场足以载入电商史册的价格战,而“双11”则是电商价格战的巅峰。但价格战拉低了整个行业的毛利水平,带来糟糕的用户体验,将电商行业带入一场简单粗暴的竞争乱局。当价格战从战略性的核武器,变成一个常规性的促销武器时,价格战似乎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此外,部分电商企业因过度营销而被备受质询,甚至还引来了政府部门的关注与调查。最终导致负面报道不断,品牌受伤,得不偿失。可谓成也价格战,毁也价格战。

  事实上,“双12”已经开始试图摆脱对价格战的依赖。从“6·18”到“8·15”,从“双11”到“双12”,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网络零售企业的促销活动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力度和范围也越来越大。但无论形式和力度如何变化,从根本上看大多数营销手段仍停留在价格战的层面,对提升全行业的竞争水平、改善用户体验方面无法起到特别有效的引导。整个行业脱离低价驱动的增长模式,中国电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B2C行业对线下产业链进行了优化和社会的重新分工,使得价值链条上的每一环都形成核心竞争力和高效率,盈利只是时间的问题。因此,经过了大规模风投融资进行疯狂扩张阶段的B2C行业必将迎来成熟稳定的平台发展时期。

  关键词3  金融牟利

  2012年,国内B2C企业由于热钱进入,频频曝出广告恶性竞争等不良趋势。例如价格战,不断压低价格争夺用户,“狼性”竞争背后却是渠道商、供应商的怨声载道,对于消费者的品质服务很难从根本上保证。热钱的不断进入和IPO压力更是加剧了B2C行业供应链生态恶性循环。价格战是电商企业“赢眼球”的短期市场行为,对于长期保持市场地位、建立新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是顺应形势的战略举措。

  11月,京东商城与中国银行联合对外宣布启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向供货商提供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和协同投资等金融服务。阿里巴巴、敦煌网、亚马逊等电商相继涉足供应链金融,电商行业的竞争正从零售、物流延伸到包括金融服务在内的全供应链领域。

  目前,国内电商布局金融服务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扮演担保角色,不用自有资金、而是用银行资金放贷,比如敦煌网、金银岛;另一种则是电商直接用自有资金放贷,比如阿里巴巴。而京东商城的模式则是二者兼而有之:在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中,京东是以担保方的身份出现;而在委托贷款融资中,京东则是出资方。同时,启动全面金融服务一定程度上为其将来的企业发展和IPO提供了有利条件。

  电商面向商户提供投融资服务,具有一定的信息优势,与银行、商户间实现互惠多赢。从阿里巴巴、敦煌网到金银岛、亚马逊,再到此次的京东商城,发展供应链金融正成为电商巨头抢占市场份额、争夺供应商的必经之路。

         来源: 北京商报      作者:

上一篇:2012电商争抢寒冬里“3根稻草”:造血 VC IPO
下一篇:河南再爆民间融资危机:上千投资者3亿打水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