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拼抢小贷市场:平台+金融+数据 模式爆发
电商涉足小额贷款,网络与金融相结合已经成为一种潮流。银行在网上开店、保险企业开通网络频道、p2p网络借贷平台也已不是新鲜事。
2010年6月,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成立,截至2012年9月贷款规模已超260亿,新年伊始又推出“三天无理由退息”贷款政策;2012年11月,京东携手中国银行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重庆苏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也正式获得营业执照。此外,慧聪等电商企业则采用与银行合作的方式来提供金融服务,电商将企业运营的平台数据转化为银行认可的信用额度,银行依此来进行贷款。
金融为何成为电商的必争之地?
数据透明是电商涉足金融的先天优势
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让银行对小微企业拒之门外,在中国发展微金融事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根据阿里金融公开数据显示,阿里小贷最新客户数为20万人,平均每户贷款余额为6.1万元。今年6月,客户数还只有13万人,不到半年已经增长逾53%。
对此电商分析师李成东表示,电商做供应链金融是为了满足平台商家的资金需求,既可以把商家捆绑在自己的电商平台上,又可以吸引更多的商家。金融服务也成为电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刘鹰表示,国外至少在目前还很少见到电商企业涉足金融领域,尤其是成批进入,现在有好的机遇,如果能做好,那么很有可能会引领世界。
“无论是阿里还是京东、苏宁,它们做小微企业信贷相对于银行而言最核心的优势就在于信息系统的完善”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表示。阿里信贷目前主要是以自有资金针对其会员提供服务。这些会员以往的交易情况、现金流、都可以在阿里巴巴平台上有迹可循,甚至阿里可以通过其平台上的其他同行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判断其能否持续盈利。这为阿里巴巴是否为其提供贷款提供了依据。“有了这些数据,阿里巴巴甚至可以自动设置一个贷款评分表。你只要在我的平台上有交易记录,那么我可以自动给你打分。看你是否有资格让我为你提供贷款。”社科院农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表示。
刘强东:金融业务是互联网上最后一个“宝藏”
2012年11月27日,京东与中国银行合作,推出了“供应链金融服务”。简单的说,京东将扮演类似于中介的角色:供应商凭借其在京东的订单、入库单等向京东提出融资申请,核准后递交银行,再由银行给予放款。
京东CEO刘强东也在2013年的新年献词当中明确表示,“以技术为驱动的数据金融业务”将成为京东未来20年奋斗的目标之一,2014年,京东也将组建京东商城的金融公司。2012年,京东收购了网银在线,将从在线支付着手切入金融服务。刘强东说,“互联网金融业务”是继游戏、咨询、搜索之后,互联网上最后一个“宝藏”。
马云:平台+金融+数据描绘阿里“蓝图”
马云曾在网商大会上呼吁:银行全力支持中小企业,但是银行有自己的难处,谁没有难处,它们的模式很难让它们真正的去服务好网商、服务好中小企业, 所以阿里准备在这里全面挺进,不是因为我们想挣更多的钱,而是我们觉得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用互联网的思想和互联网的技术去支撑整个社会未来金融体系的重建。在这个金融体系里面,我们不需要抵押,我们需要信用;不需要关系,需要信用,我们不需要你挣多少钱,我们需要你踏踏实实的为客户服务。两年的试验告 诉我们,几百名员工,完成了给十五万家企业贷款,平均每家企业贷到的款是4.7万人民币,这只是刚刚开始,我们将会用最好的技术、评价信用,让在座以及无数网商群体们能得到金融服务。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说阿里金融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大多还只是将目光集中于“创新”二字上,那么京东、苏宁的陆续起身,则让“平台+金融+数据”的模式被扣上了让银行害怕的帽子。
但互联网公司来做金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金融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对数据安全、金融安全的要求性都比较高。
电子商务观察员鲁振旺表示:互联网金融不是那么容易的,大数据也非等同于信用机制,还是有风险,银行小额贷款的优势是终端有人,可以上门查看,可以抵押,线上只能靠仓单或货物抵押贷款,更保险,贷款的潜在力量太小,阿里金融基于信用就将几十亿放贷出去,是因为体量巨大。
下一篇:能源局:规范煤层气开发 远景区先采气后采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