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七大风险暴露:多以业务拆分规避法律问题
近期,在P2P(个人对个人)业务成倍增长的同时,不断有P2P平台关闭或老板跑路的负面消息,加强P2P小额信贷信息服务业务的风险防范刻不容缓。
笔者对P2P行业的风险分析包括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大部分:外部风险包括法律风险、监管风险和市场风险;内部风险则包括道德风险、交易风险、技术风险和信用风险。
法律风险方面,虽然P2P平台机构都自称拥有完全的法律依据,但对于某些机构的业务来说,涉嫌非法集资的问题。这些机构将其业务拆分为几个部分,用不同的主体分别经营,每个部分和每个主体可能都是合法的,但将这些业务拼凑到一起,特别是当所有业务背后的老板都是一个集团时,就会产生超越个别业务的风险。这种业务拆分,虽然规避了法律问题,但其实质业务产生的风险也被掩盖了。
因此,一旦立法机构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可能依据有关法律对其全部业务组合加以治理,或出台相应的法律,对整体业务风险加以约束。
监管风险方面,P2P平台都自称是为个人之间的借贷提供服务,而个人借贷是民间金融,受法律保护,不需要审慎监管。因此,目前P2P行业的监管处于真空状态。但是,一旦立法机构和金融监管当局认清了某些P2P机构的全部业务组合的实质已超越个人借贷的范畴,就会对P2P业务的界限出台监管政策和措施,设置业务门槛,防止P2P机构越界产生的风险。
市场风险是所有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对于P2P机构来说,定位个人的小额信贷业务,是降低市场风险的核心原则。因为个人的小额信贷主要满足的是个人消费和小本经营的需要,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可以通过大数法则和利率覆盖风险的方式消化。但是,如果P2P业务超越个人小额信贷的领域,进入市场风险较大的小企业贷款,法律允许的P2P信贷服务模式和技术就很难控制风险了。
P2P机构目前没有被监管,也缺少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完全靠P2P平台老板们的道德约束保证业务的合规性,因此,道德风险是存在的。近年来,关闭或跑路的P2P平台不是恶意欺诈就是缺少基本的谨慎负责态度。特别是对于一些整体业务组合已经超越个人借贷范畴的P2P集团,单靠道德约束显然是不够的。
交易风险主要是在支付结算环节存在的风险。个人之间的借贷交易资金原本应该在个人账户之间直接支付和结算,但P2P平台为了方便交易,都在机构自有账户中为客户设置了虚拟账户,客户资金是经过机构账户进行支付结算。在这种支付结算方式下,无论是机构道德原因还是经营不善导致的机构倒闭和资金亏空,都有可能给客户造成损失。甚至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这种结算方式也为庞氏骗局提供了便利条件。
这个平台还有技术风险。P2P平台是依靠WEB2.0信息与互联网技术开展的业务,以实现点对点或多对多的借贷交易。安全、有效的交易软件和网络环境是其业务的必要保证。如果P2P平台的操作软件存在重大技术问题和安全漏洞,可能会造成平台运行的崩溃,也可能被黑客入侵利用。
信用风险是平台上的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这是P2P平台最基本的风险之一。在整个社会诚信环境欠佳,征信系统无法覆盖所有个人和依靠征信信息服务机构时,信用风险就尤为严重。
为促进上述问题的解决,中国小额信贷联盟成立了P2P小额信贷信息咨询服务行业委员会,并公布由会员签署的行业自律公约,内容包括了信息披露制度、支付结算制度、征信系统建设等有关风险防范的领域。
(作者系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
下一篇:互联网5大暴利型项目:男人好色类 女人爱美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