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猪起底产业链:单村死1.8万头 青莲食品躺枪

   每一次公共危机事件的背后都会映射出产业链上的一个隐痛。

  3月11日,上海市农委发布信息称,黄浦江上游的死猪源头已基本确定为浙江嘉兴地区。据嘉兴当地媒体的报道,嘉兴地区今年1、2月份的单个村庄的死猪数就惊人的高达18000余头。

  目前,上万头生猪的死因仍未得到最确切的解释。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1日作出结论表示,在打捞上来的死猪身上检测出传染性疫病——猪圆环病毒病。而浙江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防治处的一位处级官员向媒体表示,生猪死亡的原因多是由于冻死。

  对此,一位生猪养殖专家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质疑称:“如此大规模的猪被冻死,实属罕见。”

  青莲食品躺枪?

  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会同松江区动物疫控中心,现场采集了死猪的心、肝、脾、肺、肾、淋巴结、扁桃体等内脏样品共5套,采用荧光PCR方法检测了六种病原,包括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以及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流行性腹泻。结果从一份样品中检出猪圆环病毒病原阳性。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认为:“随着季节变化,小规模的生猪疫情在行业内是比较普遍的,属于正常现象。”

  3月12日,上海市农委官方在发给记者的答复中称,猪圆环病毒病在世界范围广泛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等多种疾病。临床上特征是感染率高,但病死率较低,死亡率约为10%-30%。

  与此同时,本报记者还了解到,处于事发中心的嘉兴民间养猪的生猪去向,供应范围包括了上海、江苏、安徽等地。一些当地村民还表示,嘉兴当地最大的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嘉兴市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莲食品”)正是其主要的合作商和销售商。

  资料显示, 2012年,青莲食品猪肉主业的营业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是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地主要的猪肉供应商,并与嘉兴当地370户养殖大户、3000户松散小户展开业务联络多年。

  3月12日下午,该公司一位分管生产的副总裁向本报记者证实称,公司确实与当地多个村庄的养殖户有合作协议。同时,他强调说,青莲食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食品安全和检验检疫标准进行收购,同时在青莲公司自有的生产基地内没有发现所谓的“猪圆环病毒”。

  散户养殖风险

  许多业内人士和专家相信,此次死猪漂浮事件正是从侧面反映了目前散户养殖模式所蕴含的巨大风险。

  河南肉类行业协会副会长刘承信对本报说,散户养猪和公司规模化养猪,在防疫层面有巨大差距,由于散户资金条件的限制,不论是猪舍的设置,还是整体环境的保护以及防疫措施的采取,和公司化养殖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雏鹰农牧董秘吴易得告诉记者,规模化公司养殖与民间散户养殖在存活率方面差异巨大,前者的话如果做得好,存活率可以高达90%以上,而散户的存活率一般只有50%-60%,发生严重疫情的甚至连10%的存活率都不到。

  “规模化养殖都会去接种各类疫苗,猪舍的建设防寒措施都有经过专业设计。对猪的密度、空气环境温度、湿度、通风度、粪便处理都有管理要求。同时公司养殖会要求通过严格消毒才能进入猪舍,避免外界给生猪带来的疾病威胁,而散户养殖基本上是粗放无管理的状态。所以一旦碰到疫情,散户生猪的死亡率将非常惊人。”吴易得表示。

  东方艾格畜牧饲料行业分析师王晓悦向本报记者表示,此次大规模生猪死亡,很可能是由于嘉兴当地的生猪没有接种猪圆环病毒疫苗所致。因为猪圆环病毒的疫苗大多是国外进口,所以费用很贵。而且中国要求强制接种的免疫只包括口蹄疫和蓝耳。

  嘉兴市曾于2011年下发《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嘉兴市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希望逐步压缩散户养殖数量,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记者看到,嘉兴地方政府提出力争2015年前,将全市生猪存栏总量控制在200万头左右,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85%。但目前,浙江嘉兴的生猪存栏总量为700多万头,生产分布小而分散。

  吴易得评价说,目前国内对于生猪散户养猪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虽然也有“公司+合作社”的模式存在,但是总体并不成熟也没有普及,大头还是散户的散兵游勇阶段。

  这其中一大部分原因在于,规模化养殖在成本方面优势并不明显。散户养一个存栏二三十头猪,只要在自己院里搭个棚,不需要批地,也不需要建猪舍,自种的玉米小麦做饲料,也不需要雇人,整个成本非常低。

上一篇:外资零售巨头接连退出中国:他们为何玩不转?
下一篇:外企在华掀裁员潮:"超国民待遇"告终 本土崛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