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阅读器遭遇“倒春寒”:已成市场过客

 亚马逊Kindle电子书阅读器(新浪科技配图)

 

  亚马逊Kindle电子书阅读器

  电子阅读器正遭遇“倒春寒”。近来,亚马逊Kindle Fire平板入华的消息不绝于耳。汉王、盛大文学等国产厂商虎视眈眈,电子书市场竞争激烈的同时,纯电子阅读器市场却在急剧萎缩。业内人士指出,电子阅读器已成市场过客。

  主流卖场难见踪影

  连日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北京地区的主流3C电子卖场发现,纯电子阅读器已鲜有踪影。国美电器、顺电、大中电器等卖场的各个店面里基本没有在售,而苏宁电器的店面里零星柜台上摆着一些小众品牌的电子阅读器,且往往与电子辞典、学习机摆在一起。

  北京商报记者在长时间的观察中发现,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柜台的涌动人潮相比,电子阅读器柜台前显得格外冷清,基本无人问津。

  对此,顺电东直门店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这些设备大行其道,消费者对纯电子阅读器的购买量有限,考虑到销量和增收问题,本公司自然没有涉足电子阅读器这部分业务。”

  而国美电器公主坟店里一位销售代表更是直言:“现在谁还买电子阅读器呢?看电子书的话,消费者更倾向于使用平板、智能手机。”

  既然主流电子卖场难寻电子阅读器的踪迹,北京商报记者又来到了鱼龙混杂的中关村电子市场,在海龙电子商城二层,记者看到曾从事电子阅读器生产制造的国产品牌爱国者、纽曼等早已向平板电脑转型,而曾以电纸书概念在资本市场获得无限风光的汉王,专卖店里即使是在卖场人流高峰时也很少有消费者驻足。

  功能融合大势所趋

  电子卖场中电子阅读器踪影难觅,而各大数字出版商城里的电子书下载量却呈现或大或小的涨幅,业内人士指出,二者并不相悖。这显示出整个纯电子阅读器市场的萎靡不振,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已成为电子书的最主要载体。

  许多消费者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习惯于从亚马逊、豆瓣等图书商城等购买畅销电子书, 然后在平板电脑上阅读。其中,一位姓徐的女士称:“亚马逊上线了Kindle电子书,盛大、汉王、豆瓣等也有自己的移动应用,许多图书是免费下载的,还有很多畅销书价格也很便宜,有的正版书还不到一块钱,通过云中传输,在iPad下载安装Kindle软件就能阅读了。”

  “当下的市场,纯电子阅读器的市场确实狭小,”汉王书城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但他认为,相比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电纸书也有自己的优势:其使用的“电子墨水屏技术”对视力损害小,对纸质书的还原更真实,并且待机时间长达两周。

  然而,这些所谓的优势并不为消费者买账,事实证明消费者更愿意购买界面丰富、功能齐全的平板电脑。此外,据汉王于上周公布的2012年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营收总收入同比下降了22.36%。此前更是连续亏损8个季度,迫于压力汉王更是于去年四季度不得不出售了全资子公司汉王智通。

  单一产品退出舞台

  国内电子阅读器市场的不景气令许多厂商纷纷寻求其他出路。虽然Kindle电子阅读器一直未能拿到入华“门票”,但亚马逊依靠Kindle电子书下载悄然布局移动互联网,Kindle Fire平板也在谋求进入国内市场,届时Kindle平板无疑将成为亚马逊推送内容服务的首要载体。

  此外,三星、联想、方正、华硕、OPPO等PC和手机厂商也曾涉足电子阅读器业务,但限于利润空间狭小、图书版权购买费用,电子阅读器业务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放弃。还有一些二三线厂商虽然推出价格低廉的电子阅读器,但始终未能成气候。不难看出,电子阅读器如昙花一现般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据市场研究机构IDC于本月初发布的报告预测,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突破9亿,平板电脑在今年的出货量也将达到2.4亿部。移动新设备狂飙增长的同时,电子阅读器市场在极度萎缩,另一家研究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电子阅读器在2011年的2640万部出货量已经达到顶峰,2012年这一数字已降到1820万,当然这并不是最低点,到2015年纯电子阅读器将彻底退出市场。

  业界专家分析,电子阅读器只是一种“特别时期的设备”,它被新技术取代的速度之快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从当下的市场环境来看,电子阅读器实现逆袭的几率已经很小很小,未来电子阅读器将普遍衍变成移动智能设备的一项应用功能。电子阅读器这个“匆匆过客”将只会停留在历史的记忆里。

上一篇:UGC的春天:与电商打通 “工业废水论”作古?
下一篇:物联网阴影:智能家居 下一个数字隐私噩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