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外资交易所:苦等被选择 资本民工集散地

   消息人士透露,纽交所驻北京首代杨戈早在半年前就已经离职。

  取而代之的也是一位圈内人士,但似乎名气远不及已经在中国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杨戈。

  与此同时,纽交所和杨戈本人选择的“低调”也让市场猜测不已。

  在资本市场萎靡的时刻,交易所的“丑相”也在人员的来来往往中渐渐显露。

  很不合乎常理和国际化大公司规范化操作流程的是,无论是纽交所、公关公司抑或是杨戈本人都没有就此事发表过任何的声明或是“只言片语”。

  消息人士称,如此诡异,的确不像是跨国公司所为,更何况是一个以倡导透明交易的资本市场的参与主体的行为。

  杨戈属于“交易所混战”年代的一个优秀代表,头顶着纽交所首代的“帽子”,为人又低调、和蔼,加上当时纽交所在华业务蒸蒸日上,还有和纳斯达克争夺“老大”的江湖恩怨,杨戈的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但资本市场不认人,只认钱。业内人士认为,杨戈离职当与业绩有关,对于交易所这种“不养人”的地方,业绩一旦滑坡,走人就是“家常便饭”。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公司赴美上市“门庭冷落”,昔日“车水马龙”的上市潮中,纽交所本就不受国内那些快速增长公司的“待见”,而“中国故事”对于很多美国投资者而言,就是中国的消费行业和互联网行业。虽然中国是纽交所除了美国以外的第二大上市的来源国,但这个第二名更多是依靠“规模效益”——中国大型国企为纽交所支撑起了一片“红太阳”。

  作为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所,纽交所为了迎合一些财务标准相对较低的中小企业上市的要求,在2006年就推出了纽交所高增长板市场(NYSE Arca)。然而,收效甚微。

  此外,纽交所一直在努力扩大其上市科技公司的阵容,其目标是从以科技公司为主的劲敌纳斯达克那里夺取市场份额。从最近一批备受瞩目的科技公司上市案来看,这一战略取得了一些成功。去年纽交所成功争取到了LinkedIn、Pandora Media和Yelp等科技公司,但在争夺证交所霸主地位的永无止境的战斗中,Facebook选择在纳斯达克(Nasdaq)上市,对纽交所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杨戈的问题或许就在于此。

  在需要“大鱼”的时候,中国被寄予厚望,然而现实却是现在的交易所“无事可做”,这种局面早在2011年就已经开始了。2011年下半年美国市场仅有土豆网一家中国企业登陆纳斯达克。受美欧债务危机、“做空中概股”风波影响,2012年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更加惨淡。

  来去很正常,离职却神秘,为何?

  “夹心饼干”

  实际上,在华跨国交易所的“战争”更像是童话里的玩偶,自娱自乐却也冷暖自知,个中甘苦,非参与者无从体会。

  对于中国的资本大佬和国内交易所高层来说,在华外资交易所早已经没有了昔日“睥睨”群雄的底气了。

  随着中国政府政策的转变和国内经济大环境的改变,许多国内企业对海外上市已然没有了当初的美好憧憬,大型国企几乎“足不出户”,民营企业稍微有点儿规模的也不愿意趟国外的“浑水”。

  对海外上市有兴趣的中国企业大多规模较小或是所处行业的确有融资需求,比如遭遇宏观调控多年的房地产行业,但这些企业要么“实力不济”,要么受“政策”限制,要么就是“心术不正”。

  总之海外市场的由热转冷有点儿让曾经“信誓旦旦”、“信心满满”的在华外资交易所首代们“措手不及”。

  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在完善资本市场的结构,以往可以凭借“资本市场结构性差异”获得青睐的外资交易所“卖点”全无。即使是在外资比较看重的中小企业融资领域,据消息称,有关部门萌发了主要针对小型科技公司设立新型交易所的想法,政府正考虑设立一家纳斯达克式的新型交易所,以帮助解决国内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事实上,中国证监会多次承诺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以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之际,政府一直在想方设法支持经济增长,并向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扶持,资本市场首当其冲。

  如果说来自上交所、深交所的竞争是“无可奈何”,那么“同门之争”就是“自相残杀”了。比如新加坡交易所就基本“淡出”了对国内企业的争夺,因为这些国内企业更倾向于香港市场而非新加坡,尽管新交所曾经非常卖力的推销过自己。

  “资本民工”

  对于个体而言,在华外资交易所是“资本民工”。交易所的工作“看起来很美”,其实和“售楼小姐”区别不大。

  在华外资交易所其实都是“唯数字”、“唯数量”、“唯规模”的粗放经营模式。对于交易所的首代而言,考核你的标准不外乎是“今年有多少家上市公司选择了我们”或是“今年最重头、规模最大的IPO是不是属于我们”,最次也得是“今年最受瞩目的公司是不是在我们这里上市的?”如果这些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这个首代和他所领导的办公室的日子估计也就不怎么好过了。

  于是乎,一到年底,各大海外交易所的在华办公室几乎就成了“文字游戏工作间”,你说你的数量第一,我说世界第一大IPO属于我,他说今年最值得期待的民营企业在他那里获得了多少倍的热捧,什么超额认购的倍数、后市表现的成绩、融资规模、融资性价比、后续服务费等等都成为了标榜自己成绩的“神器”。

  总之就是有的说就要“大张旗鼓”,乏善可陈的要“管中窥豹”造出亮点,什么都没有的也要在“一无所有”中“生搬硬造”出一幅太平盛世图景来,否则“乌纱帽”难保。

  这几年伴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和国内经济受到宏观调控、资本管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海外上市无论从规模还是数量抑或是公司的知名度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各大在华海外交易所的首代们的压力和痛苦正在呈几何级的增长。

  更不幸的是,一个企业可以选择一家或是几家投资银行为其服务,所以很多投资银行“吹嘘”业绩的伎俩是只要参与的项目,不管自己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抑或是拿没拿到承销费用,只要招股说明书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敢于在年底承销的业绩单上把全部的融资归为己功。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小投资银行总是自称自己的业绩在华名列前茅,可事实上他们在华的业务几乎是“入不敷出”的原因了。

  交易所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毕竟一家公司只能“一夫一妻”,选择一个交易所。在经济不景气的今天,决定到哪家交易所上市时,企业往往会比较上市成本以及交易所提供的有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的推广活动,例如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在开盘和收盘时举行的敲钟仪式等。交易所还会提供各种其它服务以满足上市公司的种种需求,比如投资者关系等,有时候,监管环境等等都可以成为“借口”,交易所只有等着被选择的份儿。

  “钓鱼”和“猎杀”

  中资概念股让交易所又成了“炮灰”。

  众所周知,美国资本市场分为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前者包括纽交所、纳斯达克等市场;后者主要指的是OTCBB市场,它只是一个会员报价系统,在其挂牌的企业也叫公众公司,但严格来讲企业只是挂牌而不是上市,其股票只能在联网的做市商之间交易。

  此外,美国还有一个粉单(PinkSheet)市场,是指企业股权的广告报价系统。如果企业在OTCBB市场上通过买壳挂牌,只需由作为美国金融业监管协会(FINRA)会员的券商给美国证监会(SEC)填报相关表格,不收上市费。

  从OTCBB转板上主板也不需要经过严苛的审计流程,但IPO则仍然需要。因此很多中国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往往选择通过RTO(Reverse TakeOver,反向收购)来买壳上市。

  许多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对资本市场,尤其是对美国等境外资本市场是非常不了解的。或许,正是这样的原因导致了他们“被上市”。而上市前也不得不配合那些无名的小投行们或者所谓的“骗子们”一块搞虚假数据、夸大营业利润以及过场式的审计。而这些“谎言”,正是可以钻RTO相对宽松的规则空子。

  企业一旦在美国上市,投行们得利,中国企业也感觉有利。只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于是始于2010年的对中资概念股的“猎杀”让很多中国企业“血流成河”。

  一些在海外上市的中资公司正面临对其会计实务的审查以及诈骗指控,一些在美国、多伦多和香港上市的中资公司最近遭停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成立了调查组来调查多家在美上市中资公司的问题。

  中国的公司也颇感委屈,除了指责在上市链条上的骗子们以外,对交易所的指责也颇为“难听”,甚至有人认为交易所就是“钓鱼”,所谓的规则在利益面前毫无“还手之力”。无事则好,有事必乱是在华外资交易所的不可逆的“病毒”。

  “有心无力”和“窝里斗”

  在资本市场的食物链条里,交易所有时候还不如公关公司,毕竟这是一个“被选择”的地方。而且,交易所除了交易平台以外,唯一值钱的就是“声誉”这么一个“软资产”。

  因而交易所和那些动辄“千金”的投资银行和“捡钱”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相比根本不在一个量级,对于公司的“渗透”和“诱导”方面,交易所都不如公关公司来的直接。

  在“靠天吃饭”的交易所中,争取到一家上市公司就是解决了很多人的吃饭问题,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中,“僧多粥少”更凸显。因此,交易所一般给予员工的不是丰厚的薪酬,而是无尽的任务。

  通常,一个交易所工作人员的年薪甚至不及投资银行的最低职级员工。因此,交易所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加盟其中,即使有个别优秀人员参与,也大都会在几年后获得了“人脉”和“财源”后选择另栖高枝。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交易所员工来说,高不成低不就是他们的职业现状,投行、律所看不上他们,公司、企业或是其他机构,他们又看不上,这样“晃晃悠悠”下去。很多在交易所的工作人员很快就陷入了“有心无力”和“窝里斗”的“职业陷阱”中而无法自拔了。

  说不尽的资本故事里,交易所的故事只是更酸楚一些罢了。

上一篇:苹果配件商生意经:有logo增值5-6倍 渠道为王
下一篇:聚美被曝假货比例90% 传统百货新世界高调促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