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被逼墙角:只能玩“霸权” 微信们很受伤

   最近,国内的运营商显得颇不淡定,其原因是,以微信为代表的OTT业务已经对运营商的语音、短信等重要业务构成了极大威胁,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运营商的老巢很可能会被OTT业务全面攻破。日前,有消息称三大运营商“集体”指责腾讯旗下的微信业务占据资源过大,这正是OTT业务对运营商杀伤力的真实写照。

  OTT是英文“Over The Top”的缩写,原意是“过顶传球”,在现代通信行业中,OTT业务代指广泛的应用于互联网公司跨过电信运营商而基于开放互联网开发的各种数据业务,典型的代表是在国际上流行度很高的skype,以及近年来迅速积聚数亿用户的微信。他们的共同点是:越过运营商直接面向用户提供应用和服务,使运营商沦为单纯的“传输管道”,并对运营商核心业务诸如短信、彩信甚至语音业务构成了严重威胁。

  既然战火烧到家门口了,运营商就不能坐以待毙,据说三大运营商已经在和腾讯展开有关OTT的谈判,主要内容是如何监管OTT业务,以及如何向OTT业务收费,看来运营商是准备对OTT“下手”了。当然,谈判结果也会关系到用户的切身利益,说不定哪一天,你手机上的微信就不能发送语音或者图片了,那时候你一定会转过头来骂腾讯,不过你并不明白,这其实不是腾讯的错。

  OTT业务让运营商面临“全面失守”

  众所周知,短信和语音业务一直是运营商利润的大头,但在OTT业务的侵蚀下,已经呈现出颓废的发展势头。以中国移动为例,去年中国移动总收入为5604.13亿元,语音业务收入达3680.25亿元,占据绝对的重要地位,不过同比仅增长1%,2011年这一数字为5.9%。

  短信方面,根据工信部的统计,2012年,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达到8973.1亿条,同比增长仅为2.1%。虽然绝对数量在提升,不过考虑到去年我国手机用户增长11%,2012年短信人均发送量实际下滑了9%左右。

  上述两个结果都拜OTT业务所赐。以微信为例,使用微信不仅能实现语音传输,还能发送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相比运营商昂贵的定价,微信的使用成本相当低廉,用户如果购买包月流量,30M可支撑足够的信息传输,如果在Wifi的情况下几乎免费。更重要的是,微信不受国界限制,只要能接入网络就能实现通信,这比跨洋电话可实惠不少,很多出国旅游或出差的用户更倾向于使用微信,以节约通信成本。

  可以看出,OTT业务和运营商的语音、短信业务已经呈现了正面冲突,OTT业务胜在强大的功能和实惠的使用成本。从近年来OTT业务的增长态势和运营商业务增长态势对比来看,运营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毫不夸张的的说,运营商将面临“全面”失守。

  运营商守无可守,只能玩儿“霸权”

  面对微信这类OTT业务的强势崛起,运营商似乎没有太多的解决办法。值得宽慰的是,中国移动在2012年的无线上网业务流量同比增长187.6%,收入比上年增长53.6%,成为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中微信等移动互联网业务功不可没。

  对于运营商而言,利益最大化是最终目的,运营商并不想看到流量收入增长的同时,短信和语音业务却下滑得更严重,更何况在Wifi普及的时代,这种流量收入增长并不能持久。那么,如果运营商自己开发产品去进军移动互联网,直接去与微信等竞争,问题会不会得到解决呢?

  答案是“No”,几家运营商为了对抗微信,曾推出过移动IM业务“飞聊”、“翼聊”和“沃友”,但这些产品在微信面前显得不堪一击。运营商不是互联网公司,互联网业务他们根本不擅长,做起来难免事半功倍。相反,腾讯拥有丰富的互联网运营经验,我们看到微信已经整合了腾讯的如邮箱、内容、游戏等等服务,相比之下,运营商有什么可以整合进来?

  既然运营商已守无可守,就只能玩儿“霸权”了,别忘了,三大运营商拥有绝对的垄断地位和“国字号”这个特殊的标签。有分析人士认为,运营商与腾讯公司之间的谈判,不仅取决于双方的博弈,主管部门工信部的态度也将成为关键所在,工信部很有可能促成腾讯公司与运营商之间达成新的收费模式,比如按微信用户增长分成,或者按微信商业化之后的收入分成。如果最终达成这样的谈判结果,就等于默认了运营商的垄断和霸权。

  微信商业化成为关键所在

  从根本上讲,运营商是要想从腾讯的口袋里分点钱,以弥补自身业务的损失,这非常不公平,难道运营商竞争不过其他公司,就一定要让其他公司分一部分钱给他么?按照这个道理,在互联网和手机普及的时代,大家几乎不会写信了,那么中国邮政是不是也要问运营商分一部分钱?

  更何况微信还没有赚钱,腾讯应该不可能答应这样的条件,如果运营商真的要求微信分成,腾讯不得已,只能加快微信的商业化,不过这样有可能给微信自身带来伤害。

  微信能不能对用户收费?这看起来是最直接的商业模式,不过我敢打赌,微信如果对用户收费立马就做不下去了。别忘了,除了微信以外,用户还有更多的选择,例如米聊等等。从以往的案例来看,对用户收费是最不靠谱的商业模式。

  微信营销看起来是另外一条可行的盈利途径。不过,虽然微信的用户量庞大,但手机的终端特性,以及微信的产品特性决定了在营销方面还是缺乏一定的成熟度。假设用户手机收到大量来自微信的广告信息、营销信息,他们也许会毫不客气的将微信卸载掉。

  微信在商业化方面还有其他选择,两会期间,马化腾对外宣称,未来几个月,微信将在商业化运营商发力,包括推出移动社交游戏,以及出租车等服务的微支付选项。也许这些更贴近用户需求的商业模式更可行,当然一切还需要用时间来证明。总而言之,运营商玩儿“霸权”,OTT很“受伤”,如何应对运营商的压力?如何尽快实现盈利?这些问题确实考验腾讯团队的智慧。

上一篇:拆解网站iFixit CEO:我们有权解锁一切手机!
下一篇:利润率下滑 台湾PC代工商纷纷远离核心业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