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东财争抢电子券商牌照:未来佣金或归零
“电子证券终于要来了。”当一家券商人士得知大智慧、东方财富这样的软件、网络公司也要涉足券商业务的时候说,“这一天迟早要来。”
据记者从多渠道获悉,大智慧、东方财富等IT公司都有进入证券行业的准备,正在筹备电子券商业务。
“我们有专人负责牌照申请,希望年内能够获得批复。”大智慧内部人士透露。
3月25日,中登公司发布《证券账户非现场开户实施暂行办法》已经引起证券公司的震动,而具有IT基因的软件、互联网公司如果再进入这个行业,或对行业格局造成进一步冲击。
但是据悉,管理层初期并不会对电子券商放开经纪业务,而是先从券商涉足的其他业务进行突破。这意味着,资产管理、投资顾问等证券公司现在从事的业务门槛将率先被打破。
电子券商元年
今年年初,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在“中国资本市场学院资本市场产品创新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重点提到了互联网金融,并且对这一新生事物态度坚决。
张育军说:“互联网金融,很多券商恐惧、害怕互联网金融,我们必须要现代化,金融已经进入了电子化时代,我们还在用传统的方式,靠牌照赚点小钱,我们号称处在中国资本市场最前沿,却对新生事物有一种天生的恐惧,包括一线的证券公司。有券商老总跟我说,慢点行不行,互联网放开就把我们害死了。业务能不能关起来,不能让他们随便设立,不然我们就会破产了。互联网金融今年必然要突破,协会已经开过会了,在做准备,这块是要加大的。”
距离张育军说话3个月后,3月1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开立客户账户规范的通知》,取消了现场开户的硬性规定,客户可通过见证、网上及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方式开立账户。10天后,《证券账户非现场开户实施暂行办法》就颁布实施。
深圳一家券商经纪业务部门人士称,在大的背景下看,非现场开户一方面架设了一条互联网企业进入证券业务的桥梁,互联网企业可以将其现有客户通过此办法变成证券客户;另一方面,这也逼迫传统证券公司去拥抱互联网金融。距离管理层向互联网企业发放证券牌照还有时日,传统证券公司先行试水互联网金融,也好抢得先机。
而传统证券公司也感受到了紧迫性。“趋势不可避免,我们近期一直在商讨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如何留住客户。”广州一家券商办公室人士表示。
在证券业协会颁布的《证券公司开立客户账户规范的通知》后,证券公司纷纷上线自己的在线开户系统。
3月21日,平安证券佛山季华四路营业部客户激活新开资金账户,非现场开户业务第一单正式落地。
招商证券、华泰证券、海通证券都已经曝出上线非现场开户系统。而预计4月份,会有更多的证券公司上线这类系统。
互联网企业也对金融牌照虎视眈眈。在阿里推出小额信贷业务后,两会期间,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说,正在考虑申请相关金融业务牌照,部分金融网站甚至传出正在寻找洽购券商的消息。
深圳某券商经纪业务部总经理称:“今年是互联网金融元年。”
东财、大智慧低调介入
阿里及腾讯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这两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在金融版图的布局上并没有率先进入证券领域的打算。
但是,据从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渠道获悉,财经软件领域的公司大智慧以及财经媒体领域的东方财富却对证券业务蠢蠢欲动。
由于大智慧和东方财富是上市公司,在年报披露的关键时刻,不愿对外透露业务方面的信息。但是据多位知情人透露,东方财富和大智慧都在筹备“电子证券”业务。
“除经纪业务暂不能做,其他证券业务都可以操作。”知情人士透露。
在其他业务方面,投行业务依然是券商强项,互联网公司缺少这方面的基因,不会贸然开展。于是,资产管理业务以及从经纪业务部门分化出来的投顾业务,或成为互联网公司进入证券行业的落脚点。
东方财富早在2012年2月份,第一批获得了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的牌照,已经踏入金融领域的具体业务。据业内透露,东方财富的基金注册人数在独立基金销售行业排名已经数一数二。
在基金销售方面,具有互联网背景的一些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也在探索基金投顾以及基金资产管理业务。除了给客户基金组合的配置建议,还有公司开发了FOF产品进入资产管理业务。而过去,FOF产品是传统金融机构如券商资管发行的产品。
据悉,大智慧也在积极申请独立基金销售资格。去年,大智慧招聘了一大批可以从事投顾业务的行业研究员。
如果这两家机构取得“电子券商”牌照,那么这对券商资管乃至整个泛资产管理行业都会造成冲击。
“短期来看,无论是大智慧还是东方财富还不具备金融产品的设计能力,因此我预期前期它们会和传统的资产管理机构合作,一起开发产品,并通过软件或者网络的普及率进行销售,更主要是实现渠道功能。”深圳一中型基金公司人士说,“但长期来看,因为具有渠道优势,就如同银行最终做了理财产品,这类机构也会开发属于自己的产品。”
更远来看,如果互联网企业获准进入经纪业务领域,那么其优势将进一步呈现。“互联网企业会把佣金率压低到几近0的水平,未来客户的争夺在服务。”广州某券商办公室人士表示。
下一篇:垂直电商被逼“专而美”:平台梦难以为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