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挖掘经济新动能须完成七大“转换”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17日等联合发布报告,探讨全球技术进步放缓下中国经济新动能的构建。报告认为,在传统模仿性技术进步、改革红利、需求扩张所产生的规模效应,都呈现弱化趋势的情况下,中国需要通过七方面的转换,来挖掘经济增长新动能。
挖掘经济新动能可避免跌入陷阱
报告指出,近年来,随着技术模仿空间缩小和第一次系统性改革的红利逐渐减弱,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持续下降,赶超进程趋于萎缩。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经济赶超导致技术模仿空间变小,工资上升导致出口动能下降,经济增速必然会放缓,这符合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
不过,增速放缓之后却可能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一种是经济增速虽然下降,但是人均产出还是可以持续增长,从而使得国家从低收入走向高收入。
另一种情况是经济增速下降后就持续不振,人均经济增长率在零附近,经济维持在特定水平,跌入收入增长陷阱。
因此,增速放缓并避免陷入增长陷阱,重要的是进一步挖掘经济增长新源泉,适时实现新动能的转换,将经济增速维持在新的合理水平。
挖掘经济新动能的三大国际经验
报告指出,传统动能消失之后,就需要寻找替代动能。国际经验主要指向三个方面。
第一,技术模仿的替代动能是自主研发。因为距离技术前沿越来越近,就需要用研发来代替模仿。新技术的研发本质上是企业为代表的经济活动主体的试错过程,这就要求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作用。同时,这也要求政府在政策选择上应更多定位于弥补市场外部性,对创新提供更多的支持,特别是提高教育投入、增加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供给,以降低企业创新风险。
第二,代替对外贸易的主要是国内消费。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提高创造了中产阶级,这些人是未来市场需求的源泉。
经济发展导致工资上升压缩了原有的外贸空间,但是工资上升却促进了中产阶级的兴起,为国内消费增加提供了动力。因此,从外需向内需的转型关键是能不能转变为工资拉动的需求模式。如果能,那么就可以通过工资上升导致总需求继续上升,一方面满足总供给,另一方面为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提供空间。
第三,通过研发向国际价值链高端攀升。原有低成本的出口模式在工资上涨后受到抑制,需要通过新技术研发提高生产率,从低附加值产品到高附加值产品,攀升国际价值链,提升国内产业结构。
挖掘新动能的七大中国方案
报告认为,基于中国国情并借鉴国际经验,近期我们应着力于实现下面几个方面新动能的转换:
(1)以技术前沿创新代替技术模仿:
(2)以人口质量红利代替人口数量红利;
(3)以技术创新导向的民间资本设备投资取代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
(4)以质量提升为导向的农业现代化和深度工业化代替原来数量扩张为导向的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
(5)以攀升国际价值链的新型开放和提升国内居民消费水平取代外需的数量扩张;
(6)以城市群一体化为代表的深度城市化代替简单数量增加的城市化;
(7)以新一轮结构性改革红利提升原有改革红利。
报告认为,以技术前沿创新代替技术模仿在我国新动能的构建与形成过程中必将起到引领作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世界上引领产业革命的技术进步仍然最有可能体现在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领域内。据此,中国的前沿创新也应该集中在这个领域。
挖掘新动能效果:未来五年潜在增长率可达6.5%至6.6%
报告通过模拟发现,电气与光学设备技术变化的影响如下:
当电气与光学设备的技术向前沿面靠近10%,使得GDP比原来多增长0.290%;
靠近20%,使得GDP比原来多增长0.573%;靠近30%,使得GDP比原来多增长0.850%;靠近50%,使得GDP比原来多增长1.383%;完全达到时,会使得GDP比原来多增长2.612%。
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联的数字化所产生的新业态对潜在增长率也会有重要贡献。
2016-2020年间,智慧农业预计能够提升GDP增长率0.010-0.011个百分点;第三方物流预计能够提升0.008-0.013个百分点;网上零售业预计能够提升0.471-0.742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预计能够提升0.023-0.098个百分点;在线医疗预计能够提升0.001-0.006个百分点;在线旅游预计能够提升0.006-0.236个百分点。在这六大新业态中,网上零售业对GDP的提升作用最大,在线医疗对GDP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弱。
报告指出,以智慧农业等为代表的六大新业态预计在2016-2020年间将帮助中国提升0.662-0.919个百分点的GDP增长率。这意味着,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载体所催生的新业态将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报告预计,在中国劳动力数量和外部环境等趋势不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启动新动能,未来五年中国潜在增长率在基准情况下可以达到6.5%至6.6%,在较为乐观的情况下能够达到6.8%-6.9%,在技术全面处于世界前沿水平这种最为乐观的情况下则可以达到8%。
下一篇:中国船业寒冬:20多家造船厂因资金链断裂走向破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