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华丽转身:从“工厂经济”到“智力经济”

96535_103222095787_2.jpg

  外界还在对两年前的扫黄津津乐道之际,被贴上“世界工厂”标签的东莞却悄悄实现了华丽转身。

  10月中旬,“中央媒体看珠三角创新驱动发展”采访活动走进东莞,记者在东莞南城CBD看到,高达289米的台商大厦作为东莞的地标之一,其高度不久后将被旁边的世贸中心和浙江大厦取代。背后则是,依靠台商崛起的东莞正在向新经济模式升级,阵痛之后的方向正是智力经济。

  “‘工厂经济’带给了东莞发展的辉煌,但同时也伤了发展之本,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劳动力低端重复,这显然难以支撑东莞的未来。”东莞展能公益培训学校创始人卢一诚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说到底,支撑一个城市的还是人的因素,是文化的沉淀、创新的驱动和智力的开发。

  记者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在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长达7年的低谷之后,东莞今年上半年GDP增长7.8%,增速比全国快了1.1个百分点;其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13.8%17.8%。而在2015年,东莞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就高达2.36%,同比增长16.3%,增幅位列珠三角各市第一。

  “代工厂”困境

  如果把东莞经济用曲线来描述,改革开放前30GDP平均增速在17%以上是一条高高在上的平线,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忽然掉头直下,到2012年第一季度增速仅1.3%;而整个“十二五”期间,东莞GDP平均每年增7.9%

  30多年前,以虎门镇为前锋,东莞通过引进外资,创办全国首家出口加工企业,开始以“三来一补”发展经济,靠外商出钱、出技术,东莞出劳动力、土地和厂房的模式,闯出了“世界工厂”的名号。在1999年前后,东莞GDP近半是由台商贡献。

  但是,在享受到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财富之后,东莞的内生动力也慢慢被消耗到了最低谷,随着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大量生成,一批又一批打工者从四面八方拥入,财富积累和文化迷失就像硬币的两面,既衍生了大量社会问题,也让东莞的经济危机四伏。

  专心做公益16年的卢一诚,同时还是东莞启成实业公司的老板,他对此深有感触:代工厂靠量赚取微薄的利润,缺少自主品牌和技术,长此以往,实业陷入被动,工厂文化更多是向钱看齐,浮华和浮躁在所难免。

  “最终消耗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佛山市大自然名家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叆文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一语成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袭来,外贸订单数量急剧下降,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大量台商“东南飞”,东莞制造业快速入冬。仅2008年,东莞倒闭企业就多达857家。

  2009年,东莞的GDP增速从2008年的14%跌落到5.3%;其中,制造业增速只有0.3%。外商撤资、企业倒闭,一时风雨欲来。彼时,东莞在册的有10万多家企业,大多数都是劳动力密集、科技含量低的生产加工型企业。直到2015年被视为“东莞名片”的诺基亚工厂搬离,东莞一直在痛苦中煎熬。

  客商大幅减少,人流、物流、资金流也随之减少,而2014年的扫黄行动似乎只不过是刺破假象的那根针。接下来,何去何从?

  华丽转身

  未曾想到,外界还在充满质疑的时刻,东莞已经马不停蹄华丽转身了。

  诺基亚工厂搬离仅几个月后,其生活区就被改造成了电商产业园,家具、电子、服饰、通信等行业的80多家企业相继入驻。

  2016年年初,时任东莞市市长的袁宝成在省人大会议上说完“去年东莞关停的外资企业约500家”后即话锋一转:东莞市场主体却在连续增长,已达72万家。

  事实远不止这些。记者从东莞市商务局拿到的2016年数据显示,东莞7000多家来料加工企业中,超过5000家已转为法人企业,转型企业中有65%新开展内销业务、18.5%收购或创建自主品牌。

  “东莞出台很多政策的目的已经不是针对台商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的分析证实了这一变化。东莞2016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内资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已经远远超出港澳台外资企业,且增长近二成,而与之对比的外资企业则下降5.1%

  早在2015年,东莞就已有了不一样的标签:经济总量一举突破千亿美元,增速达到8%;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47%36%,传统制造业从2010年的22.9%下降到18.8%;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位居广东地级市第一。今年5月,国家还把东莞纳入全国12个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地区,成为广东省惟一入围的城市。

  东莞市发改局算了这样一笔账:从2012年以来,共推动286个市重大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4397亿元,总产出约2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新的东莞”。

  智力经济关键在人

  东莞转型的密码其实相当于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教科书。

  “东莞去年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6亿部,占全球市场份额17%。东莞俨然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产业基地之一。”华南城[-1.11%]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列举一组数据是想说明,东莞转型靠的不是代工,而是自主品牌。

  卢一诚和黄叆文见证了东莞转型的全过程,这和他们一直倡导的企业要有技术含量、老板要有文化底蕴、工人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度吻合。而2015年的“东莞制造2025”战略和2016年大力发展机器人[-0.21% 资金 研报]智能装备产业的两份文件,更是直接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记者在东莞采访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正置身于“机器换人”的大浪潮中。目前,全市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应用约为1万台,全市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约400家。“十二五”期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比重从26.3%上升到39.3%。东莞也被认定为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试验区。

  未来,东莞将以建设千亿元产业集群为目标,努力将东莞打造成为中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先行市。再加上云计算、物联网、新材料等构建的现代产业体系,东莞正进入智力经济时代。但说到底,智力经济最终靠的还是人的智力。

  “吸引高端技术人才,培养新型经济企业老板,培训‘守正、敦厚,有担当和责任’的员工,才是经济长久发展之道。”黄叆文的企业员工主要就是外来务工者,在参加完卢一诚开办的展能公益培训班后,她对这一认识尤为深刻,而她的员工精神面貌的改变更让企业获益匪浅。

  早在十多年前,卢一诚就想扭转财富迅速增长带来的普遍浮躁局面,他先在自己的工厂对人才和普通员工展开培训,而后把这一培训模式在东莞以及广东各地推广,至今已培训了不同层次的员工、老板,甚至官员上万人。在他看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而人的核心价值是助推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据悉,东莞目前正实施智能制造重大科技计划和智能人才集聚计划,努力将东莞打造成为具有较强智能装备研发能力的创新型城市。力争到2020年,全市R&D占比达到2.8%,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00万人。

上一篇:深圳突查42家房产中介 仍有P2P平台涉嫌提供首付贷
下一篇:稳增长优于稳汇率 三大猜想试解人民币走势谜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