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吧的第三场战斗:寻找“上市级”收入模式

  唱吧提过多次的用户过亿目标,终于在这款移动K歌应用推出近一年半时,得以最终完成。参考唱吧CEO陈华总结的创业三阶段:拿投资、积累用户、寻找商业模式,现在的唱吧已经不可避免的要全力投入在第三场战斗之中。

  边界

  唱吧也是一个峰回路转的故事。陈华这一次创业本来是做最淘,这看似与他过往职业经理中的搜索、电子商务等经历相吻合,然而却成为一场煎熬,直到唱吧这款产品去年5月发布,才把这个团队从黑暗和煎熬中解救了出来。

  如今这款产品的用户量已经过亿,月活跃用户超过3000万。回顾来路唱吧走得并不艰难,首先是开了一个好头,最初10天就积累到100万用户;随后一个重要节点是在今年春节前,借助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的推广,唱吧的影响力延伸到三四线城市。

  除了直到现在依然担心的腾讯,已经没有对手让陈华感到威胁,市场上与唱吧类似的K歌应用并不鲜见,为什么是唱吧迈过了用户过亿的门槛?

  陈华总结:一是技术方面,唱吧推出的新功能往往对手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赶上;二是产品方面,唱吧的交互、细节、体验让用户感觉爽;三是团队能力,唱吧胜在综合能力更强,陈华本人有过创业经验,团队也有在酷讯等公司积累的经验。

  唱吧觉得自己留给对手的发展空间已经非常有限,陈华的第一反应是根本不需要通过收购继续扩充市场份额,不过他很快补充说不排斥这种举措。

  这些已经过亿的用户群,主要分布在国内的沿海省市,而且女性用户比男性用户更多,但即便是占少数的男性用户,仍然捧得唱吧排行榜上基本都是女性。另一个特征是,主流的唱吧用户以大学生、高中生为主,并且成长出不少“明星”。

  然而想要吸引更多用户,唱吧需要把边界进一步外推。这至少有两重含义,一是从智能手机向更多智能设备,二是从国内向海外市场。

  智能电视是一个很自然的联想,唱吧也有这种意愿,但还没有具体动手实施。“和智能电视具体的合作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达到相关的体验,遥控器的体验和手机不一样,电视上的唱歌体验和手机不一样,产品要重新设计”,陈华说。

  如果这一方式能够实现,唱吧的用户将会再次以客厅为中心辐射增长。不过现在唱吧还不知道是否能找到恰当的方式,实在不行还可能推出自有硬件。至于出海东亚南亚自是首选,但现在并没有明确的计划可以披露。

  探路

  归根结底,在没有更大咖玩家进入的前提下,唱吧以后的发展很难再有竞争性的硬仗。然而,唱吧要跟自己较劲,证明自己有可行的商业模式。

  这种证明,有时候也是“试错”,因为几乎不可能预知最优解。目前唱吧已经开始探索的方向有虚拟物品、会员、游戏等,这两部分在相当程度上借鉴了腾讯QQ的路径,不过在游戏方面陈华强调会做成单独的功能,使其不会影响其他用户的需求。

  至于下一步,唱吧公布了几个方向,除了上面提到的向智能电视和海外市场扩张外,还包括:1.无线端的直播演艺平台,2.与线下KTV合作提供O2O服务。

  “直播的玩法有很多种,有秀场模式,还有K歌包房的玩法,也可能是两个人PK”,陈华说与其他提供类似服务的应用不同,唱吧的直播演艺可能是折叠起来的非一级功能,在探索盈利方向的同时,也能让唱吧更好玩。

  在与线下KTV合作方面,之前唱吧一周年时曾组织过一次活动,用户凭借唱吧应用可以在上百家KTV免掉两小时房费。而这次活动的效果也让唱吧对这种O2O模式很感兴趣,甚至已经在筹划进一步的互动、团购等环节,但陈华也坦言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提及的种种,大多只是唱吧的设想,还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甚至连优先级的顺序都没有。陈华有意抛出这些想法,是为吸引合作伙伴。但他不担心向对手暴露意图么?陈华回答:“我一直处于高调的状态,我知道你们打不过我”。

  无论如何,现在唱吧已经需要思考怎么赚钱这个问题。陈华预计真正要赚大钱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也有可能很快,但至少他不希望在这方面承受太大的压力。而他说的赚大钱,指的是一年有几亿美元的收入,达到上市的规模。

  回到现实层面。对于唱吧这样一个创业公司来说,版权、带宽都是实实在在的成本压力。“亏损不是奇怪的现象。有足够的用户量,就有商业价值。你需要用四五年的时间,证明一个产品”,陈华谈到这个问题时说到。

  当然唱吧在运营过程中,也许寻找各种省钱运营的方式,比如帮助唱片公司推新歌,用以换取歌曲的版权成本。无论如何,唱吧都是一个被恰当抓住的机会,陈华说生活中这样的机会还会有很多,但是对他而言已经很难为其他而动心。

上一篇:淘品牌三只松鼠的崛起:红海中挖掘“浅红”
下一篇:页游37玩竟然卖给汽配公司:涉对赌 以小吞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