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为民详解苏宁银行台前幕后:忌讳金融标签
“未来如果苏宁银行获批,将创新担保机制,打造信用贷款,首先将应用于和苏宁之前有过合作的供应商等合作伙伴。”10月25日,在“华夏之星”中国小企业公益大讲堂间隙,苏宁云商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接受本报专访时称。
从8月23日苏宁公告称已向监管部门递交了筹办苏宁银行的申请,到9月16日“苏宁银行”的名称获得工商部门预核准,不到一个月,苏宁股价四度涨停。
目前苏宁已将小额贷款公司、第三方支付、基金支付结算三张牌照收入囊中,申请中的是银行牌照和保险代理销售牌照。
“我们忌讳被贴上金融标签”
对苏宁申请银行的原因,孙为民说,不是因为苏宁主营业务毛利低,而银行利润高,所以要做。
苏宁作为线下零售巨头,却对产业变革反应积极,从推出易付宝到抢滩生鲜,推出供应链金融、申请银行等,还四处收购,做开放平台——种种布局是否因苏宁对未来的不确定,所以四处出击?
孙为民解释,苏宁所有的金融、创新业务都有一条明晰的逻辑链,就是围绕着帮助苏宁转型互联网零售商的主线。“到现在我也没觉得苏宁做了什么其他的东西,我们做的还是零售,其他布局都是围绕互联网零售这个主线。”
对苏宁申请银行的原因,孙为民说,不是因为苏宁主营业务毛利低,而银行利润高,所以要做;而是因为银行业务可带动苏宁传统主营业务升级,通过这些金融业务帮助苏宁转型,苏宁云商定位是互联网零售公司。
苏宁已有的金融业务并非传统金融,而是利用苏宁在消费者、供应商及大数据上的优势,围绕B2C 上下游生态圈挖掘增值服务。支付、小贷与设立银行,都是围绕这一目标的业务布局。
继2012年设立“重庆苏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后,苏宁还计划在自有第三方支付“易付宝”中,推出类似“余额宝”的余额理财服务。易付宝已支持信用卡还款、银行卡转账、手机充值等功能,接下来将推出的基金产品,线上和苏宁旗下的1600多家线下实体门店将 “双线”同推。
苏宁的思路很清晰:苏宁小贷是为了消费促进和生产促进,服务其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为他们提供生产信贷,同时可为苏宁的客户提供消费信贷;第三方支付是为提高交易结算效率,将支付结算和会员数据更好地结合起来;基金、保险等第三方产品代销,服从于打造开放平台的整体目标。
“总之这三大板块都是为了更好优化零售业务,降低成本,把零售业务做好才是核心。”孙为民强调,“我们忌讳被贴上金融标签,目前金融业务对苏宁的盈利贡献尚‘很小’。”
但其金融资源、物流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变现能力仍不可小觑。贷款利率收入、支付结算收入、代销佣金等金融收益之外,苏宁投入200亿在全国拥有的100多个物流中心,打造开放平台后就能从成本中心变成利润中心,苏宁开放平台能收集大量与消费行为直接相关的数据,均是未来盈利点。
未来的苏宁银行以供应链金融为切入点的可能性极大,不仅可走差异化发展之路,还可作为特色的民营银行增加获批几率。苏宁是A股上市公司,申请银行牌照从股权结构门槛上说,也相对较低。
苏宁办银行的“优”和“劣”
利用电商平台的数据库打造纯信用的贷款机制,这就是苏宁银行的未来特色。
针对苏宁银行的切入特色,孙为民举例说,此前有从没合作过的境外银行主动找到苏宁授信1亿美金,后来又提高到4亿美金,“我们从没用过这家银行的钱,这就让我们感觉到信用和身价。市场化、服务化,通过给合作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等,利用电商平台的数据库打造纯信用的贷款机制,这就是苏宁银行的未来特色”。
创新建立信用机制的银行服务,不需要抵押、担保、质押等,孙为民认为这才是民营银行的重要标志,“民营银行更重要的还是跟自己原本产业融合的问题,如果只是为了挣钱那是天方夜谭,因为大银行早已抢占了最赚钱的市场。”
孙同时透露,苏宁银行的申请是在江苏省、南京市相关金融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做的,未来苏宁银行的特色就是信用机制,初期是跟苏宁有合作的供应商等放贷。
苏宁云商集团设立银行的资金实力是否充足,将全部使用集团自有资金,还是引入外部投资者?“这些要待真批下银行的资质再谈,申报中并没有这些细节。”孙为民回应。
苏宁办银行,最大的优势就是和产业实业结合紧密。作为零售巨头,苏宁积累了大量优质的家电领域供应商资源,苏宁对供应商的产品销量。运营状况很了解,可评估其风险并为其提供信贷,以增加平台黏性。最大的劣势则是没有金融从业经验,“所以我们很早就请了专业的公司来帮助我们规划。”孙为民说。
事实上,苏宁对金融业务涉足已久。
早在2009年8月28日,苏宁就以5.4亿元认购江苏银行1.79%股权。而对此,孙为民笑言这些只是“友情参与”,并非早有布局刻意为之。“不是为了做银行。比如江苏银行、光大银行,都是人家主动邀请我们投资,再加上是之前有合作的银行,我们才友情参与一下。”
苏宁银行获批后,未来苏宁金融业务将可整合银行、支付、小贷等提供整体金融解决方案。苏宁的店面是否将直接转化成部分的银行网点?孙为民称不会,线下网点仍以零售为主。
虽然民营资本创立银行已经不存在政策上的障碍,但苏宁没有专业金融人才的底蕴,也没有相应组织架构和服务体系,将这些都寄托在线下门店显然不现实。“传统银行业有非常严密的监管体系,这对于处在监管较宽松,以快为特色的互联网企业能否适应还有待检验。”一位银行业人士强调。
下一篇:《我叫MT》逆袭PC端:2-3人团队 成本仅十几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