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薪酬设计挂钩公司文化
新来的董事会成员总是能为公司各方面的事务(包括薪酬)带来全新的视角,这对整个公司的运营都是有益的。然而在薪酬方面,他们就没那么放得开了,凡事都需要三思而后行。虽然管理层和董事会非常关注薪酬与战略及绩效的挂钩,但通常很少考虑公司文化——一个组织核心的价值观、信仰,还有全体员工的期望。文化代表了公司全体的做事方式,体现了组织的领导风格,推进各个项目的顺利完成。如果薪酬设计并不符合公司文化的话,就会导致组织失调,产生严重的后果。
我们认为,忽略文化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如果是像苹果这样的公司,文化是一切的根基,那就更了不得了。当一个组织的文化非常强势时,其往往会与各方面的事务相互影响,当然也包括薪酬设计。董事会因为不参与具体的经营管理,所以缺乏一线的操作经历,有时候也就很难把握公司的文化。他们很可能根据自己的公司或同行的大概情况作出判断,但这些判断并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
新成员想要对公司产生积极作用而不是破坏作用的话,就必须扎根于组织的商业模式、战略、经济基础,和文化。其中文化虽然重要,但决策时也应考虑到其他几个要素。当而,这并不意味着满足现状。这几个因素都会大大影响公司的业绩,所以应当不断改善,而薪酬设计往往就起着这样的作用。
文化冲击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董事会在制定薪酬政策时,如不将文化因素考虑进去,会出现什么后果。
这里有一个案例:A公司是一个垂直的组织,其中包括设计、制造、分销、零售、和售后服务。他们在其中要做的就是给客户提供极好的体验,建立和维持强大的品牌形象。领导高层大多是在组织内部培养起来的,整个公司乃是一个天衣无缝的整体,强调协同作业,责任共当和极佳的客户体验。
A公司文化裹挟五大价值:
·“我们的最大目标是满足客户。”
·“我们作为一个团队共存亡。”
·“我们致力于成为本领域的领先创新者。”
·“品牌代表了我们的未来。”
·“我们要的是事业心强的人,而不是自由职业者。”
最初,公司的薪酬计划与业务模式,战略、财力和文化紧密契合,包含了以下元素:
·年度激励计划:根据公司的一系列指标决定,包括净营利,顾客满意度,以及新产品的盈利情况。这项激励不受个人业绩的影响。
·长期激励:50%是期权激励,另外50%取决于市场份额。这项激励视业绩表现和个人潜力而定。
·晋升哲学:除非万不得已,一律内部提拔。公司一直在培养和选拔继任人选,并承诺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公司的快速发展给员工提供了充足的晋升机会,工资水平也跟着水涨船高。
但天有不测风云,现任CEO突然因病辞职。因为内部还没有成熟的候选人,董事会不得已外聘了一位新CEO。同时,一位新的董事会成员被任命为薪酬委员会主席。二人均懂得公司文化的威力,但在与其他董事会成员讨论之后,他们得出结论:某些方面的文化,会毒害公司的业绩表现。这两位高管都曾在其他公司供职过,并且既熟悉公式化的薪酬设计,又了解高度差异化的变通之法。他们见证了公式化薪酬计划的强大驱动力,也看到了视个人及部门而定的差异化政策的好处。为了促进增长,提高盈利能力,他们设计出了带有更多硬性指标的方案。鉴于此,薪酬委员会计划与管理层来一同实现,其中包括:
·业绩考核涵盖公司和部门,各占50%。
·对销售部采取高杠杆化的佣金制度:销售部员工按个人的销售业绩领薪资。
·公式化的年度激励计划:专门针对两个硬性的财务指标——收入增长和利润率,他们认为原先的“客户满意度”和“新产品指标”太“软”了。
·长期激励计划: 50%是期权股票,另外的50%与公司业绩挂钩——取决于公司的现金流及市场份额。
上述薪酬设计从根本上消灭了两样关键的东西,而这两样东西恰恰是促成公司成功的因素:
1)致力于无缝对接的协作,以提供最佳的客户体验
2)以消费者为中心。新的方案实施后,各部门开始只专注于自己的业绩,而很少与同事协作,也就难以像以前一样为客户提供同等水平的服务。销售人员只关注自己的销售业绩,完全不与生产部门沟通。如此一来,销售部死拼订单,导致订单积压,产品不能及时出货。生产部门为压缩成本而偷工减料,以满足新的部门考核指标。质量、客户满意度以及品牌形象一路下滑。尽管一开始利润提高了一些,但最终,销售量下滑了,营业额锐减。
文化与薪酬之间的深刻关联
薪酬委员会如何巧妙地将文化融合在薪酬制度里呢?下面的表描中,有薪酬维度,有文化维度,我们来看看这两者在A公司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文化的方方面面 |
薪酬政策的具体操作 |
后来A公司变化VS其文化 |
团队导向VS个人导向 |
强调团队目标VS个人业绩 |
强调公司全体VS部门及个人分化 |
对变革的宽容和鼓励 |
非财务指标(特别是与变革/创新有关的方面);阶段性的薪酬政策反映了不断变化的商业模式和策略;对创新者采取灵活的奖励;不随便惩罚“失败者” |
新产品被迫出局 |
招聘长期职业者VS寻找跳槽高手 |
职业导向的薪酬设计VS短期或过渡性的薪酬计划; |
|
长远眼光VS短期目的 |
长期薪酬VS年度薪酬;细水长流VS一次性的大手笔 |
剔除了“客户满意度指标” |
A公司的案例给那些“善意的”董事们提了个醒:他们所期待的改变可能只适合他们以前呆的公司。对于A公司来说,薪酬设计的改变最终弊大于了利。尽管从市场,新CEO,以及薪酬委员会主席的角度来看,这种薪酬设计完全合理,但它和公司情况完全不匹配。在考虑薪酬设计时、董事们需要首先理解公司文化,并将其充分考虑进去。虽然新上任的高管想要改变现状无可厚非,但如果将一般的经验直接移植到新公司中,可能并不适用。
下一篇:【公司治理】动态环境下的战略领导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