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创业“父子兵” 两代创业人的交锋与颠覆
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一批人,高中毕业赶上了“恢复高考”,大学毕业遇上“改革开放”,在职场遭遇瓶颈之际,又适逢1992年“下海潮”,随后的商品房改革和A股起航,又造福了这批创业者。
而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一批人,则多是“60后”的子女,他们生活富足,衣食无忧;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读书时没有太大升学压力,大学毕业赶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创业路上又获诸多资本觊觎。
尽管“60后”、“90后”两代创业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年龄上与认知上的天然鸿沟,仍不免让他们在创业理念与方向上产生矛盾与冲突,激荡与碰撞,颠覆与被颠覆,然而一些全新的商业模式,有时也在这种交锋中“破茧”。
“60后”创业者 再创业“换个活法”
早上9点,位于深圳南山区的软件产业基地已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在刚刚会见完一批投行人士后,瑞达国际集团董事长胡家达就连忙接待媒体的专访,中午12点,他还要驱车赶往东莞的工厂,为来宾介绍“机器换人”的创新项目。
11月2日,胡家达四年前注册的瑞必达科技公司将挂牌新三板。至此,他已成为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创富人物。而从昔日深圳的打工仔到坐拥亿万财富的集团董事长的传奇故事,也和其他“60后”的创业轨迹大致相同。
生于1964年的湖南人胡家达,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长沙一所职业学校当老师。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不久,不甘于现状的他就鼓足勇气来深圳下海。时隔多年,胡家达仍对二十多年前初来深圳时的印象记忆犹新。
“第一份工作每月1800元,是我之前做老师的十几倍!”胡家达对记者坦言,若不是当年横下心来闯深圳,他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财富与荣耀。“我们这代人的确是非常幸运的一代人,有一种被时代裹挟着向前走的感觉。”
与不少上世纪60年代生人一样,少年带着文革的懵懂记忆,在改革开放初度过大学生涯,毕业分了个“铁饭碗”,几年后在时代裹挟下投身下海潮,并在一番残酷的大浪淘沙后,积累了令人仰羡的财富。不过,他并不满足既有的事业,于是选择了一次又一次的“再创业”。
上述挂牌新三板的瑞必达科技正是他4年前创立的一家新公司,这家公司专注于视窗防护屏行业,即为智能手机品牌商提供智能玻璃触摸屏,目前这家子公司已成为集团利润增长的新亮点。而他更新的创业项目是瑞纳科技,将集团的触角延伸至更为前沿的纳米高分子材料应用上。
与南下深圳创业的胡家达类似,北京瑞宝赛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邢继柱,也是1992年从国有单位下海的“那一拨”。
1989年的夏天,邢继柱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研究生毕业,分配到航空工业部机载设备局一家公司,1992年下海创业,扔掉了当时让很多人羡慕的“铁饭碗”。
“当时我觉得那个地方没有发展前途,下海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即便干不好,卖冰棍也比在那边挣钱多。”邢继柱回忆称,在1992年国家逐渐放开“无主管集体企业执照”后,他正式创办了北京瑞宝赛博技术有限公司。
与IT行业“创业前辈”的称号相比,邢继柱在京城佛像收藏界的名字似乎更大一些。“就算成了亿万富翁,生活境界和卖羊的也没什么区别?”谈起移情收藏的动因,邢继柱想过一种“有趣”生活,他很享受“藏家”这一称谓。
不同于胡家达、邢继柱这一批踩准时代节拍下海的“60后”创业者,毛大庆、吴晓波这批“65后”则是在供职单位积累了足够资源后,才做出了创业决定,而其创业起点也比前者更高一点。
今年3月,万科发布公告称接受万科高级副总裁、北京公司董事长毛大庆辞职申请。至此,1969年出生的毛大庆,正式结束了他23年的职业经理人生涯,选择了一条不同于他人的创业方向——“优客工场”。
“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就像给一群登山的人卖水,卖水不会赚很多钱,但是对这些登山的人来说,补充水分总是必要的。”作为一家旨在帮扶“80后”、“90后”创业的项目,毛大庆如此描述优客工场所做事情的意义。
从万科副总裁到一名创业者,毛大庆坦言只是“想换种活法”,“我们几乎享受了改革开放以来所有的政策红利,现在这些红利几乎释放完毕,迎来了创新创业的时代”。“与其做个旁观者,不如当个参与者”。
“90后”创业者 互联网时代“原住民”
如果说“60后”的创业者,当年“下海”多是为了“换个活法”的话,那么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创业者,则与生俱来透着一种叛逆情结——年少轻狂与互联网时代的颠覆,两者基因不谋而合。
“没本事的才去找工作,有本事的都创业去了。”此前,一位颇具争议的“90后”创业者惊人之语引来不少争议,尽管并非所有的“90后”都倾向于创业,但足见“创业”在这个年龄段所拥有强大的话题性和感召力。
近日,一项由北京市统计局开展的《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及实践情况调查》显示,有77.2%的大学生表示对创新创业有兴趣,很有兴趣的占31.0%;有创业实践的占13.4%,有创业计划的占60.2%。
生于1991年的江西人王淑兰,受在校创业氛围感染,大学毕业前也曾有过与同学一起创业想法,但在某上市互联网公司工作两年后,她渐渐发现——创业并不是具备“创意+激情”就能成功的事,需要足够的资金、资源和人脉积累。
“现在,我们班来北京打工的很多,目前仍坚持创业的,仅有说得上来的几个人,不少同学毕业后创业遇阻,然后又重新找了份工作。”王淑兰告诉记者,“90后”虽然个性张扬,但也很务实,而创业一条路走到黑的仍属“少数派”。
上证报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外界看到的“90后”创业群体中不乏“脸萌”,“长颈鹿科技”等成功案例,但总体看,“90后”将创业作为主业并不多。限于资源、能力等因素,他们更多选择在闲暇之余,通过“副业”增加财务收入。
“90后”小豆大学专业是行政学,由于课程相对轻松,小豆便利用闲暇时间搞起了创业。起初,她从淘宝上进货,并在北京金源租了个格子铺,每月能有1000元盈余,后来商城改造租金提高,这一副业不得已而放弃。
余兴未减的小豆将目光转向了时下最热的手机“网购”,但由于将大量资金投入在了新店宣传上,前期的运营成本较高,小豆的生意并不景气,每个月只有一两单生意,最终以不了了之而结束。
在燃烧了近两年创业激情后,小豆和多数“90后”同学一样,毕业后选择了一份在父辈看来“稳定、舒服”的工作——在某国有商业银行上班的小豆现在月收近万,不过考虑到将来结婚买房,她仍计划重开网店,这次是找人打理。
与小豆们“创业+就业”的路径不同,目前仍在美国留学深造的小胡则选择了“求学+再创业”的路径。
作为坐拥两家上市公司的“60后”胡家达的“独子”,生于1992年的小胡并没有表现出“富二代”的优越感,反而他在与父亲就新科技、新趋势的交流中,达成了跨越年龄代沟的种种默契。
“他在美国学的核物理专业,兴趣却在智能机器人等前沿科技,我希望他学成归国后,能帮集团在新领域寻找突破。”胡家达并不希望给予儿子过多的压力,“90后”这代人年轻,有想法,现在需要的仍是学习和积累。
谈及“90后”创业的话题,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创业学院院长杜葵认为,“90后”是受互联网影响成长起来的一代,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肯定更容易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他们在思路和想法上要更加开阔。
相比“70后”、“80后”的前辈,一出生就接触互联网的“90后”,可谓“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也对互联网创业有着天生的亲切感,而借助互联网创业则成为他们学习投资、积累财富的重要手段,并成为他们财富成长的一块“跳板”。
两代人交锋 颠覆者与被颠覆者
“站在风口,猪都会飞!”1969年出生的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对国内创业氛围略带贬义的点评,很快激起了“90后”创业者的回应——“"90后"其实不一样,我们往往不愿意做风口上的那头猪。”
敢于公开叫板天使人雷军的是生于1992年的尹桑,他在“90后”创业群体中知名度颇高——高中赴美学习,大二辍学创立“一起唱”,两年公司估值过亿,他曾10分钟内打动了“60后”天使人李丰,拿下IDG领投的1200万美元B轮融资。
投资“90后”尹桑的创业项目,只是IDG资本所投众多项目之一。“"90后"中很多人具有了真正的兴趣和理想主义,创造了不一样的生活消费娱乐方式,并能够为之付出比较纯粹的努力和坚持。”IDG副总裁李丰如此评价“90后”创业者。
在李丰看来,他们一开始并没有刻意投“90后”,只是在投了尹桑“一起唱”项目后,才发现年轻人在生活方式和喜好上的不同。为此,IDG内部还做了一个专门研究“90后”群体特征的《90后互联网生存状况》报告。
《报告》认为,“90后”具备一些创业必需的素质,如相较于其他年龄层的创业者,“90后”更善于在纷乱的信息中寻找想要的东西,而选择“90后”作为投资对象,也意味着找对了“90后”的消费群体。
“普通的物质类、温饱类的需求对于"90后"已经不是典型需求,"90后"乐于消费精神层面的、带有情感属性的东西。”李丰认为,这是“90后”创业群体如此受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无独有偶,1967年出生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合伙人沈南鹏,也持与李丰相似的观点。他认为目前TMT领域早期创业项目,已经到了“85后”、“90后”主唱的时代,他们愿意从旁佐助,与他们一起创业。
“60后”毛大庆辞职创立的“优客工场”,位于北京朝阳区CBD一处开阔的地下空间,在这里他为有想法的年轻创业者提供简单的创业场所,并为创业者引荐包括王石、李开复、徐小平等在内的创业导师。
“90后”缘何与“60后”能有特别好的共鸣呢?毛大庆给出的答案是:因为他们从容,因为“90后”不愁房子更愿意拿钱来创业,而从容也是毛大庆这些人所具备的。“这两拨比较从容的人碰在一块,确实很容易产生火花。”他说。
在辞职创业之初,毛大庆曾担心这些“90后”员工会“闹革命”,后来他才发现“90后”并不是不能奉献,而是他们要觉得做这个事情“有意思”。在“90后”的创业合伙人看来,大家一起创业,并不是冲他个人,更多是因为事业本身。
一边是以尹桑为代表的“90后”创业者,一边是以李丰、毛大庆为代表的“60后”天使投资人,代际差异明显的两代人就这样走在了一起。尽管在交流的过程中,难免发生激烈的交锋碰撞,但他们总体相处很好。
有业内人士说,现在创业圈最活跃的是“60后”和“90后”——“60后”提供资源、钱、见识;“90后”则提供热情、想法、失败和未来——这被称为“69”组合,因为,这两群人能“玩”到一起,关键还在于——“90后”是“60后”的“孩子”。
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掀起的“60后”下海潮,到如今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90后”创业者,两代创业者都在时代裹挟下,走上了漫长枯燥的创业之路,而彼此相似的背景也让他们成为彼此默契的伙伴。
最近一段时间,“70初”的诺亚财富CEO汪静波加了一个名为“互联网颠覆金融”的微信群,每天群里都有很多互联网如何颠覆的言论,为此她一度非常焦虑,与其焦虑和被别人颠覆,倒不如自己颠覆自己,于是她开始了“二次创业”。
汪静波所谓的“二次创业”,是通过参投微影时代、创客工厂等主打年轻人生意的公司。前者参与投资了《滚蛋吧,肿瘤君》、《夏洛特烦恼》等在内的电影,后者则旨在帮扶“90后”创业者,她希望以这种方式,为诺亚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60后"天使人+"90后"创业者”的“69组合”,并不单单见于国内创投圈,在美国硅谷也同样盛行。聚爱财CEO任衡有一位在硅谷做了20年的VC的朋友Peter Davison,刚投资了一位在国际象棋赛夺冠的“90后”的创业计划。
年轻与浮躁 挥之不去的 “90后”标签
“投资人眼里什么算是优秀的团队呢?名人明星创业是特等;BAT出走的团队乃一流;其他知名科技公司出走的是二流;海归学生是三流;本科毕业没工作经验技术的呢?也就只能占个"90后"团队的爆点了……”
这是一则流传于创投圈与创业圈的段子,虽然有些黑色幽默的意味,但多多少少也反映出投资人挑选项目“看脸、看背景、看噱头”的浮躁心态。当“90后”创业者登上时代舞台,并享受无限风光之际,外界也开始争议“90后”创业泡沫。
不久前,赛富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做了一场名为《创业的头条法则是什么》的主题演讲。对于同行拥抱“90后”创业者的言论,甚至市场上还有专门以“90后”为噱头命名的风投基金,他不客气地称这种事情是“扯谈”,有大量泡沫。
在阎焱看来,创业是一件极其艰苦的事情,创业者应当有一定积淀后再谨慎选择创业,创业的黄金年龄是30-38岁,有过创业失败经历的创业者更容易获得成功。“除了手游行业外,我看不到"90后"创业有成功的可能。”他称。
面对资本圈对“90后”项目的频频示好,如今的大学校园也兴起了一股“创业风”——大学生毕业基本都不找工作了,几个朋友一聚会,聊天,你要说你在哪哪上班打工,人家就觉得你没上进心,甚至连找女朋友都抬不起头。
“很多"90后"、"95后",其实从来没有把盈利或上市当作是创业的目标,因此可以不计较盈利做出各种任性的产品,让风投们买买买。似乎拿到某某创投、某某基金的投资本身就已经宣告了胜利。”某创投人士对记者坦言。
在接连接否决了数十位“90后”创业计划书后,上述创投人士给“90后”创业者提出忠告——没有能力的、没有经验的、没有人脉的、家里没有钱的,老老实实工作。创业是一件厚积薄发的事情,年轻还是要多学习,多学学实际的。
对于“90后”创业者的不成熟与投资泡沫,毛大庆则有自己的一番理解。他反对创业有泡沫的说法。“中国实在太缺创意了,所以今天根本谈不上泡沫,反而是创业太少,才刚刚开始,而没有创新的创业是耍流氓。”毛大庆说。
与时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幕类似的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国内也出现一轮万众创业潮。毛大庆认为时下这轮创业不同以往的是“中等收入陷阱”,而打破它的唯一办法是启迪智慧,调动老百姓(603883,股吧)的创业创新力量。
面对“中等收入陷阱”和“人口红利消退”带来的投资窘境,生于1968年的吴晓波给投资人开出了这样一组投资建议:一个是投好的企业,第二是投资“好的人”,这是未来十年中国最值得投资的是两方面。
所谓“好的人”,吴晓波对此解释称“就是二十年前的我们”。在他看来,你要找到那些好的人,可能是你的孩子,可能是你的下属,也可能是马路上的小伙子。找到他们,把钱投给他们,他们就像二十年前的“60后”、“70后”。
“像我这个年纪的,"60后"、"70后"的朋友们,未来对于商业世界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呢?是拿着我们上半场赚的几百万、上千万,把钱放在中国市场,全球市场,支持年轻的企业和年轻的人。”吴晓波如此看好“90后”代表的年轻人。
尽管备受外界关注,1992年出生的创业者尹桑也有自己的烦恼。尽管他总是表现出超越自身实际年龄的成熟冷静,但“90后”的标签却挥之不去。“我是年轻创业者,但很多人会把你当成年轻人,而不是创业者。”他无奈地说。
下一篇:【公司治理】成为更好的公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