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溢价协同:市值管理新纪元
进入2015年,一路上扬的股市就让许多传统的估值方法陷入尴尬。穷则思变,上市公司要使得公司市值与公司价值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溢价协同模型应运而生。
2015年4月24日,上证指数4393.63点,2015 年1月5日上证指数3350.52点,不足4月上涨31.13%!创业板指数2734.75点,年初是1464.77点,不足4 月上涨86.70%!沪深两市日成交金额已经突破1.8万亿!这些数据都是雄冠全球的。而宏观经济数据却仍然处于低迷之中,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是2009年以来的最低值;CPI上涨1.2%,创18个月新低;PPI下跌4.6%,商品房销售额下降9.3%!经济在进一步探底中。
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在中国发生了变化?宏观经济数据好的时候,资本市场未必好;资本市场特别火的时候,宏观经济数据和微观经济又往往不好。就在GDP公布前一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座谈会,再次强调,“要充分认识我国发展仍具有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用好多种政策工具,守住稳增长保就业增效益的基本盘”。那么,只能用“中国梦”、“改革牛”抽象地说明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脱节、公司市值与公司价值的背离?还是有什么不同于以往的指标可以解释这种现象——比如高溢价背后的协同性:与政策协同?与资金协同?人们当然希望自己报出上市公司股票代码后,就有什么新模型、新指标来形象、具体、即时地加以反映。
笔者在2012年7月编著《市值管理方略》时,并未预见到2014年5月9日国务院会将“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写入“新国九条”中。“市值管理”这一概念被首次写进资本市场顶层制度设计的纲领性文件。鉴于此,自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全流通后开始的市值管理探索与实践,至2014年下半年才形成了井喷之势,大有不讲市值管理就做不成业务,不讲市值管理上市公司的股价与市值就不会有良好表现的错觉,市值管理一词成了2014年资本市场最热财经词汇。
穷则思变 科学管理
波澜壮阔的市值管理实践及其传导效应,主要发酵于低迷市与平衡市。一家原本定增发行困难的上市公司,据说进行市值管理之后,定向增发成功了,股价上涨了,市值增加了,最后帮助运作的PE基金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都双双获利。
这样的故事在市场上迅速传播,于是2014年开始市值管理名下的运用工具,被简单等同于市值管理,最多的就是大宗交易与市值管理、定向增发与市值管理、并购重组与市值管理。最终演绎成短期内能够迅速提升股价进而提振市值的行为,都被冠上了市值管理的名义,于是一个好概念被逐利的市场解读为股价管理,滑入操纵股价泥潭也就一步之遥了。
2014年12月19日,中国证监会通报了18例涉嫌市场操纵案,指出有上市公司为配合大股东、高管减持等需要,控制信息发布的内容和时机,以所谓“股价维护、市值管理”方式进行信息操纵。同时阐明上市公司应当通过市值管理,改善实体经营与公司治理,通过资本运作工具达到公司市值与内在价值的动态均衡,而对于以“市值管理”为名进行的违纪违法行为,将给予坚决打击,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一阵硝烟之后,大家开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市值管理?科学理性的市值管理应该如何开展?怎样才能从偏经验定性的市值管理向定量的常态化市值管理转化?这些问题与思考,来自市值管理的需求主体,即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来自为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来自于从管理资产向管理资本转变的掌握着庞大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资源的国资管理机构;来自于肩负资本市场建设与管理重任的监管机构与交易所。这些思考表明我们需要新的量化指标来评价市值管理水平。
进入2015年,一路上扬的股市就让许多传统的估值方法陷入尴尬,超过10 0倍市盈率的创业板公司还在往上突破,在一个牛市演进的过程中,技术派与基本面派都有全线失灵的可能。穷则思变,笔者认为资本市场给了上市公司溢价,上市公司要管理好这种溢价,使得公司市值与公司价值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基于《市值管理方略》中的观点与理念的延续,溢价协同模型应运而生。
溢价协同模型
模型假设:
◆长期内,系统中的投资者决策与公司所取得的净利润相关
◆上市地为同一国家体制或地区制度
◆股票可连续交易、可无限再分
模型表述与解释:
其中:
Premium Synergy Indicator:即溢价协同指标(又名融客指标RK_Indicator)
PV:经成交量加权平均的价格
PE:公司市盈率
NI’:最近四个季度净利润之和
TS:总股本
长期看,上市公司通过自身经营反映得到EPS1(每股收益,EPS1= ),而上市公司的股票在交易过程中,可通过计算与分析得出资本市场交易价格隐含的EPS2(EPS2= ),根据经济学原理与中国资本市场的特点,以及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笔者对相关参数进行了修正。
模型意义:
在笔者看来,资本市场就是讲创业、创新故事的地方,就是集聚社会资源完成梦想的地方,因此问题不在溢价高低,在于它的协同性如何、与什么协同。就是资本市场隐含的EPS2,要与实际经营中的EPS1协同,美丽的故事仍然需要相应的基础,即产品与服务带来的切实利润。
EPS2-EPS1的数值大可能说明市场很看好该公司前景,而该公司也十分注意并擅长同资本市场的沟通;数值小说明公司的前景因为各种原因未被资本市场认识与推崇,并且该公司在与资本市场沟通方面可能还存在问题。对于成交价格的修正,表明我们更在意的是公司实际流通市值,即有成交量支撑的价格才具有实际意义。
市值管理水平指标模型
市值管理水平指标又称融客比率:
其中:
:指某上市公司i在时段T
内溢价协同指标(融客指标)的算术平均值。
:与某上市公司i在时段T内,进行溢价协同指标比较的参考均值,可根据它所处的行业、区域、所有制等因素进行分类比较。
:指某上市公司i在时段T内溢价协同指标(融客指标)的标准差。
既然溢价协同指标描述的是在一个时点上,上市公司内在经营价值与资本市场交易价值间的差异,那么引入时间这一变量,对于一家上市公司在一段时间内考虑其所在的宏观背景、中观行业的参照后,综合考量其溢价协同的增长与波动,体现的就是该上市公司完成市值与内在价值动态平衡的能力强弱、水平高低,换句话说,这就是市值管理水平指标。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如果长期溢价协同值处于高位且波动较小,那么说明它讲述的故事既美丽又实际,既感性又理性,是一家好公司,是一支好股票。
所以,无论是上市公司及其股东、监管部门、各类中介机构还是中小投资者,都可以运用市值管理水平指标模型,通过清晰明了的数据比对,衡量某上市公司于行业、区域、资本属性等不同参照因素下的市值管理水平。
2014年末,笔者曾在本刊上撰文,提出市值管理将进入2.0时代,重要标志是市值管理将可以被检测、判断、分析、评估,那么,今天发布的“溢价协同模型”与“市值管理水平指标模型”这一市值管理量化评价法,或许就是市值管理2.0时代的一个探索成果!
对一个庞大经济体下的资本市场建设以及本土化的管理科学的体系建设,会有其应有的作用;对波动剧烈的市场下,上市公司及其重要股东的市值管理实践以及监管机构的科学监管会有更加量化的指导意义;对于社会逐利机构及广大投资者,会有用模型进行市场化运作及培养中国式价值投资理念的意外收获。
在资本市场国家战略背景下,市值引导着价值并最终体现新价值的情况与案例;在投资市场,即便在25%融资盘的新常态下,人们依旧会追逐相对便宜的上市公司、未来有业绩支撑的公司。这两种情况,溢价协同模型都可以大有作为。
下一篇:【市值管理】深度剖析市值管理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