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董秘辞职创新高所想到的

  据媒体报道:今年内已有148位董秘挂印而去,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超过四成的董秘存在“闪辞”现象,从上任到离职的时间不到一年。研究中国证券市场来看,笔者认为董秘辞职创新高既有市场因素也有职位变化因素,但这种现象是一种正常现象中的非正常行为。

  研究发现,处于中小板与创业板的董秘大多持有上司公司股权,如果以解禁市值来看,其收入相当之丰。为了能够早期兑现利润,一些董秘辞职应该说是正常之举或有其动机。研究发现,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动力增加,而从减持动力来看,主要集中在中小板与创业板股票之中。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及其关联人员在内的“大小非”从市场上疯狂“抽血”的速度依然有增无减。

  笔者研究认为,中小型公司股票减持的主要动因是在IPO发行过程中泡沫化特征明显,上市利益开盘再次出现泡沫明显。我们以2010年时期前二批创业板股票为例,首批28家公司2010年月10月30日上市,而首批总市值达1438.69亿创业板满月时市盈率就高达114倍,在首批创业板发行PE突破57倍的情况下,二批创业板8只股票发行PE平均突破83倍,显示创业板泡沫风险较大,后来竞争出现了133倍PE发行的公司,而多家公司发行PE超过80倍。虽然后来出现一定的调整,但与原始股东的极低成本而言,其仍然具有较大的获利相比,股东减持也自然锁定利润为主了,只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面临的股价下跌风险却显示亏损面增加。

  因此从管理层工作要求提升,董秘持股市值急升使其未来生活无忧的角度来看,目前所体现的辞职创新高是一种正常下的非正常行为,离职背后的原因,既有个人寻求新发展的意向,也有董秘权责不对等的尴尬。总体来看,中国A股市场高PE发行所引发的个人利润增长是其主要因素,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仍会有股东董秘辞职情况的发生。从投资角度来看,对于董秘频换的上市公司,应防范其未来经营与利益体风险是当务之急。
 

上一篇:曹曾俊接任红旗连锁董秘
下一篇:公司危急关头 董秘不见踪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