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秘早报】注册制前夕 那些忙碌的董秘们
某传统制造业公司的董秘陈先生最近尤其累。前几天,朋友凑起的小饭局上,国务院宣布两年内推出注册制的消息甫一传出,和他相熟的一家拟IPO企业的董秘哥们立刻提醒说,“你们赶紧想办法吧,再不转型,注册制一开,股价说不定就落到了两、三块钱”。
并非不想转型,实际上,这些日子,陈先生一边忙于公司增发融资的材料送审,一边也抽时间去看项目。然而转型何其艰难,又岂是作为董秘的他可一人挑梁做主的?
说起来,陈先生所在的公司,堪称“良心公司”,管理团队也早告别了家族企业作风,是支在本行业内深耕多年、骁勇善战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作为一家大型民营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这家公司登陆A股后,前四年主业稳健增长,并向上下游和其他区域适度延伸,累计分出去的红利已经比当初上市时募得资金还多。但到今年,扛不住宏观经济形势疲软和重点市场形势变化,公司前三季度已是营收大幅下滑,利润几乎腰斩。
以往是“不差钱”,现在则得储粮过冬。情急之下,陈先生所在的公司今年推出了上市以来首次股权融资项目,表示要继续增发加码原定主业。增发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做得谨慎而乐观,但陈先生私下却有点担忧:投资增速不断下滑,以及传统经济转型,行业恐怕再难重回高速增长。 “再智能制造,还不是制造原来的那些东西?技术改造升级带来的好处,很快也会被竞争对手赶超”,他略伤感地说。毕竟,淘汰落后产能必须要靠关停来进行,这些不是公司继续并购重组、或者新建产线就能解决的。
因此,虽然募投项目均是加码主业,但在公司没有说出来的融资考量中,蓄力向新兴行业跨界转型才是重点,后续若是变更募投资金投向,恐怕也并不稀奇。反观身边的其他上市公司,不少传统企业都在今年进行了“双主业”的转型,目前看,股价和效益都还不错。
更何况,依陈先生的感受,经过这些年市场的洗礼,手握多家上市公司股权的大老板想法也在慢慢变化。如果以现金或股权收购的方式涉足新兴产业,既能丰富概念,也能促进产业转型发展,一举两得。甚至说,只要标的够好,哪怕稀释一些股权甚至放弃控股地位,恐怕也都可以探讨。
至于集团内部,其实也还有一些盈利不错的新兴产业。老板则希望能把这些代表着未来方向的资产独立IPO上市,而不是注入现有的上市公司内。参股这些拟上市的优质兄弟公司,实现投资收益?唉,变成关联交易也很麻烦啊。
所以,这些日子,陈先生一边忙着增发大事,同时也抽时间四处去看项目,游戏、影视、医疗……对不少热门新兴产业都有所涉及。遇到来来往往的中介机构时,陈先生也会打个招呼帮着留心有没有好的标的,但合适的标的却很稀少。跟投某个机器人项目?机器人不少核心零部件核心技术还在国外,目前的盈利并不乐观。隔行如隔山,对跨行业的标的更不敢轻易下手收购:曾火爆的游戏、影视估值泡沫已是十分明显,现在入手是否合适?何况还有盛大这样的强硬老大坐镇,随时准备在竞争对手进入资本市场前临门一脚,要是沾上了起诉游戏版权的官司,真不知道啥时才能收购成功。
还需要考虑的是,注册制的另一面,也意味着上市企业增多和股票价格重估。若是公司主业低迷,收购的新企业若不能贡献实质的利润,不仅公司“白马股”的形象毁于一旦,也没当成个一飞冲天的“妖股”,很可能得不偿失。所以,还是要细挑细选,仔细甄别才是。
好在,陈先生不是孤例。他最近接触的不少董秘同行,也都为融资跑断了腿,做增发的忙着过会审批,尚未增发正细细筹划。毕竟,明年宏观环境恐怕仍将持续疲软,多留些现金在手才安全;另一方面,随着注册制的推行,股市扩容和价值中枢的下移,难免也会给已上市企业的融资带来影响。
稍显安慰的是,陈先生公司目前的股价并不算低,这让他在股票增发价格的问题上压力稍小了点。“传统行业就是因为没有业绩才有资金关注啊,业绩要是稳定增长,市场会觉得没有想象的空间,反而没了高估值”。这句玩笑话,倒真是道出了他哭笑不得的心声。
下一篇:【董秘早报】万科谭华杰称重组不一定30天内公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