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局秘闻】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军校生涯
谈及王健林,昔日战友林尤勇并不仰视,他承认王健林的成功有其必然的逻辑;言及王健林对他的赏识也颇有些自得;他钦佩王健林胆子大、会动脑筋,不过至于其他资质,他持平视态度。
最新数据显示:王健林超越李嘉诚,成亚洲首富
5月的大连市区一片翠绿,一家咖啡馆内,65岁的吴乃燕掏出陈旧的手机,略显磨损的屏幕上显示着他今年3月发送的一条短信。这是一条发给老战友、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短信,大意是听说王健林要来大连,期待有机会见面,字里行间语气诚恳、不卑不亢。
“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收到,总之没有任何回复。”吴乃燕笑得有些尴尬,但还是对这种情况表示理解,“我想如果见到面,他是会认我的。”
37年前,在距离大连市中心30余公里的龙王庙附近,大连陆军学院一大队二中队二区队区队长吴乃燕迎来了他在军校的第一批学员:4个班,约40余名学员,沈阳军区守备三师边防团排长王健林就是其中之一。
王健林曾经是吴乃燕颇为赏识的学员之一。1979年寒假,王健林从老家四川带了一把藤椅送给他。而当王健林毕业后,吴乃燕还曾帮着替他找对象,尽管未果。
他回忆,王健林曾有过“如果你来(万达),就给当副总”的表述,但他安于部队转业后地方物资局给予的稳定没有考虑,其后,两人的交往随着王健林商业版图的扩张日渐疏离。
他们上一次面对面接触是在1996年。如今,关于王健林回大连的消息,吴乃燕都是从媒体的报道中得知。他曾经试探见面的可能性,然而终究如同3月的那条短信,杳无音讯。
王健林曾在多次采访中提及戎装生涯对他事业成功的重要性。他的得力干将中,至今仍有他在大连陆军学院时期的战友。令出必行的执行力,四处可见的万达地标,不断扩张的版图,使外界对这个庞大的集团产生丝许敬畏,也让他在大连陆军学院时期的旧交们拼凑着零碎的记忆,试图找寻这其中必然的逻辑。
名牌学员
5年前,吴乃燕从大连物资局退休。从军队到地方政府,这个在体制内转悠了数十年的老人看起来安分淡泊。言及他自己的生活,他说:“挺好。”
在吴乃燕的记忆里,学员时期的王健林是一个好学生:成绩好,而且对自己的家庭背景很低调。
1978年3月,刚被提拔为排长的王健林进入大连陆军学院,成为学院一大队二中队二区队8班的一名学员,学习军事指挥专业。王健林所在的队是步兵连长队。按照培养目标,该队学员如果顺利毕业,就能当连职干部。
这是大连陆军学院的第一届学员,而彼时正是军校的黄金时代。
曾在大连陆军学院负责侦查与反侦察课程的教员张昌军日前告诉澎湃新闻:“当时中央的精神很明确,就是要培养优秀人才,要让大连陆军学院办成名牌(军校),办名牌首先要有名牌学员。”
在此背景下,当时陆军学院招收的对象是整个沈阳军区所有部队的优秀基层干部和战士,能来大连的学员皆是百里挑一。
在吴乃燕的印象中,王健林智商挺高,尤其在理论性比较强的科目中表现出色。
他回忆,当时不少学员对指挥作战感到吃力,但王健林“拿得出战术方案。当时他在山上指挥布兵,实际没有兵,他却讲得很清楚。当时他一讲完,其他学员热烈地鼓掌”。
“他很爱提问。”张昌军告诉澎湃新闻,“他问题特别多。有些时候我没有时间在课上解答他的疑问,叫他吃过晚饭到教研办公室,晚上会过来好几个学员,王健林是第一个到的。”
他回忆王健林提问时很自信,说话给人感觉“我一定是对的”。
王健林的同届学员林尤勇(化名表示,上课时王健林给人的印象是,他觉得自己提的问题比别人深刻。
多年来,有关王健林是高干子女的传闻不绝于耳,但至少吴乃燕认为,“他没有表现出来是干部子女的样子。休息日总是积极要求去帮厨,帮厨是有名额限制的,有时候他的班长说’你不要去了,上周你去过了’,但他还是积极要求去。”
吴乃燕所任区队长的职责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辅导员,他对当时班上高干子女的身份比较清楚。但吴乃燕说王健林并没有跟他提过自己是高干子女。即便在1979年寒假,“他回四川给我带了一把老家的藤椅,送给我的时候还是什么都没说。”
林尤勇回忆称,王健林曾有一次在跟他聊天时提及自己的父亲是师级干部,但终因年代久远而记忆模糊。但即便只是闲聊时王健林的随口一说,林尤勇仍觉得可信度颇高,理由是王健林本人的性子也跟那些高干子女的气场吻合。“他在学校时胆子大,遇事爱动脑筋,擅于分析长于决断,军事干部家庭的子女就是这个风格。”
至于王健林父亲王义全的真实身份,媒体多年来也是众说纷纭。据《博客天下》报道,王义全是一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曾任四川省大金县副县长的谢芸生确认,王父是大金县森林工业局的副局长,副处级。
如今,这所沈阳军区的第一军校已被裁撤多年,成为军区的一处训练基地。人迹寥寥的校园难觅盛极之时万人同吃同住同训练的痕迹。而王健林当年住过的宿舍所在建筑也已基本废弃——窗户破落,枯枝从屋檐、窗檐肆无忌惮地垂落。
王健林的照片如今挂在大连陆军学院的校史展览馆中
昔日学员王健林的照片如今挂在校史展览馆中,在名为“四化建设栋梁”的板块,他年轻时的照片排在第一位,西装笔挺,意气奋发。与他正对的是“将军的摇篮”板块,将军们的肩章金黄闪耀。
留校历练
1979年8月,王健林从大连陆军学院毕业,由于表现出色,他获得了留校资格。据林尤勇回忆,当时全院近4000学员,最终留校的学员是个位数。
张昌军说:“可以看得出来王健林在当学员时还是一心想在军队发展。”
不过,留校后的王健林开始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制造机会,这在服从性极强的军队中并不多见。
林尤勇说,留校后王健林的发展路线有些不按牌理出牌,在当时的他看来王健林走的并不是大道。林尤勇留校后成为了一名教员,教战术。20出头,比台下的学生还年轻,这令他感觉不错。
“当时王健林可以去学院很多地方发展,当教员是一个方向,也可以去三大部(政治部、训练部、后勤部)谋事。不过当时大队舍不得放他走,就把他留下来当大队(一大队)参谋,正连级。”吴乃燕回忆。
此时,参谋王健林表现出了对写作投稿的热情。
“当时部队很多人都不太注重写作投稿这类事情,毕竟我们不是政工队,是军事队。可他总是不漏山不漏水地就把文章弄到报纸上去了,他的文笔很好。”吴乃燕说。
时任一大队二中队中队长的陆民杰回忆,沈阳军区办了一个《前进报》,队里一年发的20余篇稿件中九成以上是王健林写的:“《解放军报》也发表了他的文章。”
“当年陆军学院是个什么地方,文笔好的人数不过来。”林尤勇说。
但无论如何,爱投稿的王健林被调入了当时在军校十分重要的宣传处当干事。
“根据军区的要求,当时学院副政委和宣传处处长重点在抓学院军士参加党政专修班的工作,缺一个脑子好使擅于沟通的干事,王健林就被调去做这个事。”吴乃燕说。
林尤勇认为,当时宣传处处长的行事、对问题的看法对王健林影响颇深。
他告诉记者,老处长是一个通晓历史,爱看书,看问题非常独到的人:“这个人擅于宏观把握,擅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他工作再忙也表现得很悠哉,因为他都忙在点上。把什么人放在什么位置,抓什么工作,他一清二楚,这点相当厉害。”
处长的言传身教很快让王健林摸清了办事门道,在办事的同时,王健林也因公结识了不少学院领导。
王健林负责的党政专修班工作令陆军学院、辽宁大学和军区颇为满意。值得注意的是,王健林的工作成绩得到了时任学院院长的认可。
“根据他的作为和潜力,学院把他调到管理处,从营职升为副团职。”吴乃燕说。
林尤勇透露,在当时的军校,管理处是一个好地方,仅次于军需处,该任命需要院长签署命令。吴乃燕也表示,根据当时的一般情况,从营职干部升团职干部比较难,是一个坎。
“王健林擅长理论,按正常情况走理论的路子也不错。但学院把他调到管理处,说明他有一定的能量,即适应形势和环境的能量,沟通的能量。”吴乃燕分析。
1986年,32岁的王健林调任陆军学院管理处任协理员,相当于副处,属于副团职干部。而王在管理处的主要工作除了负责整个学院的后勤保障,同时肩负与大连政府尤其是负责对外贸易的部门以及官员打交道的任务。
林尤勇认为,王健林待过的宣传处和管理处都是结交人的地方,令他比同时留校担任教员的战友有了相对优越的条件。
1987年,王健林以正团职军官转业。
舒适距离
林尤勇告诉记者,在万达发展的过程中,王健林曾不止一次派已经投奔他的老战友前来说服他加入万达。
“当时我还是正连职干部,动过心,但经过一番权衡,从安稳、心态的角度,觉得还是在部队干,毕竟地方不是铁饭碗,家里也不同意,而且那时我在部队正值青春勃发。对我来说,也许更愿意给一个毫不相关的人做下属,毕竟跟健林相熟,总迈不过心态这道坎。”
对于王健林,他更愿意保持一个舒适的距离。
这位颇受王健林青睐的战友出身于军事干部家庭,擅长书法,19岁进入大连陆军学院,20出头留校担任教员教授军事指挥。他是王健林同届入学同批留校的战友,两人宿舍相隔200米。
此后,林尤勇在大连陆军学院待了24年,曾是学院最年轻的正团。后来他留意到地方银行发展得不错,便强烈要求转业,至今仍在国有银行从事金融工作。
林尤勇长相儒雅斯文,彬彬有礼,说话有条不紊。谈及王健林,林尤勇并不仰视,他承认王健林的成功有其必然的逻辑;言及王健林对他的赏识也颇有些自得;他钦佩王健林胆子大、会动脑筋,不过至于其他资质,他持平视态度。
当记者提及王健林颇受好评的口才,他微微一笑:“陆军学院口才好的人比比皆是,他是四川人嘛,讲话速度很快。”
如今,林尤勇闲时种花,与老战友们每月一聚喝酒唠嗑,日子也过得舒坦逍遥。
他说,最近在电视上看到了王健林,感觉他气色不太好,希望这位昔日老战友:注意休息。
下一篇:【董事长头条】中石化集团王玉普:未来何去何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