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589家公司中止审查不改IPO节奏


  在6月30日的“大限”过后,证监会于7月1日晚间发布了首发在审企业审核状态变动概况。截至7月1日,受理且预披露首发企业637家,其中,已过会40家,未过会597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8家,中止审查企业589家。此外,根据证监会对IPO公司预披露的要求,截止到6月30日仍然没有进行预披露的企业将被“终止审查”,为此有69家企业未搭上末班车而暂别上市之路。

  在目前已受理且预披露的597家未过会公司中,有多达589家公司中止审查,占比高达98.66%,这一状况的出现颇为出人意料之外。不过,也有人从证监会发布的这一系列数据中读到了乐观的信息:近99%的待审公司处于中止审查状态,这岂不是IPO又重新“关闸”了?于是,某些人从中嗅到了IPO节奏放缓、IPO压力减轻的气息。

  这其实是对“589家公司中止审查”信息的误读。就“589家公司中止审查”的信息来说,首先印证了之前证监会的一个说法,即IPO预披露不等于马上发行。这不,589家公司虽然进行了预披露,不仅不能马上发行,而且还进入“中止审查”状态。如果之前市场能预知到这一结果,这显然有利于减轻密集进行的IPO预披露带给市场的冲击。至于“589家公司中止审查”是否意味着IPO关闸或IPO节奏放缓,这恐怕只是某些投资者的一厢情愿。

  其实,“589家公司中止审查”对目前的IPO节奏并不构成实质性的影响。根据证监会此前的安排,从6月份到今年年底,计划发行100家公司左右。按照这个节奏,大约每月发股不超过15家公司,也即每周不超过4家公司。6月份已发行9家公司,另有1家公司延后到7月发行。而目前已过会的公司有40家。这40多家公司基本上可以维持住三季度的新股发行需要。所以,至少到9月末,IPO的节奏是可以不受“589家公司中止审查”影响的。

  关键是四季度的IPO会不会受到影响。根据100家公司左右的发行计划,四季度将有50家左右的公司需要发行。那么“589家公司中止审查”会不会对此构成影响呢?笔者的观点是基本不会。589家公司之所以中止审查,其中有568家企业是因财务资料过有效期目前暂时中止审查,待发行人补报财务资料后按程序恢复排队审核;11家因中介机构及相关签字人员发生变更等目前暂时中止审查,待中介机构及相关签字人员变更完成后按程序恢复排队审核;另有10家企业因中介机构存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等执业行为受限的状况而中止审查,此类企业是否恢复审查取决于其中介机构执业行为受限的状况何时解除。也就是说,在589家中止审查的企业中,有579家公司是在补报了相关材料或完成了相关变更手续后是可以恢复排队审核的。而随着半年报的出台,补报财务资料可以很快就能完成。届时这些公司的审核又可以重启。并不会对四季度的IPO节奏构成影响。因此,589家公司中止审查并非是IPO“关闸”,也不会导致IPO节奏放缓。

  其实,对于目前的A股市场来说,在证监会推出100公司发行计划的背景下,IPO压力已不构成当前新股发行的主要问题。目前新股发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存在于制度方面以及监管方面。比如,目前新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仍然极不合理,控股股东一股独大的问题仍然突出,从而给股市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大小非问题,让股市成为大小非们的提款机。又如新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一些公司带病上市,也有的公司上市后即变脸等。可以说,这些问题才是当前新股发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这个问题,市场参与各方务必不要本末倒置。

上一篇:胡任标:回调为了走更长远的路
下一篇:郎咸平:砸碎十大枷锁中国经济才有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