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平10月透视:再向上来确认9月的“天亮”

   

吴国平
私募少帅吴国平

   

  10月行情展望前,我们不妨回顾下9月行情,9月行情,就是一种犹豫中反复上涨的行情,这跟我们之前的研判非常一致,能走到现在这样的地步,至少说明市场的资金在反复持续地涌入,那么,接下来的博弈我们思考的问题结合这样的背景来思考,那么,离大概率结果也就不远了。

  9月的行情,有天量,发生在9月16日,而且当天还收出了一根中阴线,当时,很多人认为这是见顶信号,天量见天价什么的,我当时的态度刚好相反,也很鲜明,特意拟文《市场觉醒:天量后就是天亮》来阐述我的思路,那就是这其实就是未来更大行情的开始而已,具体不妨找来那篇文章来看看,显然,后面的走势已验证了我的没有见顶的思路,走到现在,9月底,股指已悄然站上了9月16日那天股指的最高点位上方。对于国内市场7月至今的强势,可以佐证的消息则是:《人民日报海外版》消息,一直萎靡不振的中国股市近几个月来突然精神抖擞迎头向上。统计显示,上证综指在三季度涨幅超过14%,创下全球股市“季度冠军”的佳绩。发现没有,我们的市场,从7月大逆转开始以来,已经悄然走出相对独立,最牛行情出来,这更能说明资金在反复持续流入的状况。

  回到当下,我们注意到,这段时间,尤其是9月,美国道琼斯指数呈现的是反复震荡的格局,香港指数则呈现震荡向下的格局,明显,两者都比国内弱,尤其是香港。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为何香港还弱呢?不是有沪港通吗?对香港来说不是大利好吗?

  是的,对香港来说是大利好,但对国内来说,可能是更大利好,这跟很多人现在的普遍认知是有比较大差别的。因为很多人都认为香港很多股票很便宜,一旦沪港通,资金更多会流入香港。这我觉得是脱离实际想当然纸上谈兵的想法,你想,香港每天的成交量多少,才几百亿港币,我们呢,几千亿人民币。哪里的市场更活跃,哪里的市场更有机会,其实,关键还是要看活跃度和成交量啊。无疑,国内才是最适合资金充分博弈的地方,因此,香港近期的下跌,有一些我们都知道的所谓政治原因,但更多的是因为一些资金未来更愿意来国内博弈的因素。

  当然,话说回来,沪港通正式启动前,香港市场能这样跌下来,其实对中期而言,也还是好事,道理很简单,毕竟最终香港市场也比必将受益这一政策,国内肯定也会有资金分流过去博弈,跌下来了,以后也就更敢涨上去了。到时,反过来又会对国内市场形成积极影响。

  因此,我想说的是,目前国内市场9月走得如此强势,其实就是资金持续流入带来的结果,虽然有动荡,但这是筹码充分换手的需要,为接下来更大的突破向上做蓄势准备的。10月,应是具备这样机会突破上去的。

  按照过去指数十几年的历史统计,一般9月涨10月都会涨,而且国庆后往往都是股指能再上冲的时候。现在这位置,一旦再上冲,就是形成新突破,2400点也就很容易攻克,攻克2400点下一重要关卡,也就是2500点,一旦2500点也突破上去,那么,中国大妈的热情也必将急速提升上来,关于这点不妨回顾我们前期9月4日发表的专栏《这轮新牛市将超越克林顿牛市》。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10月会是个突破月,承接9月的强势,顺势突破上去,2400点踩在脚下应是大概率事件,2500点能否最终突破上去,我们可能需要先看到时股指逼近60月均线2440点附近的动荡状况,那会是比较重要的点位,那点位攻克了,慢慢最终站上2500点上方了,中国大妈也就自然会开始加速进来了,到时,博弈就更精彩了。

  至于板块的突破点,我们认为那将依然是百花齐放,中小板创业板依然有戏,资源地产等蓄势充分则会再爆发,其它也必将轮动跟进,当然,这里会有个轮动问题,而且,可能部分9月涨太猛的可能也会在10月进行一定休整,但不管如何,机会我们认为应不会比9月逊色才是。最新的思路不妨跟踪留意我们平时的博客,同时,我们最新的战绩情况也不妨多留意。有心的朋友,应该可以发现,今年至今,我们专栏上的文章思路,基本上研判准确性还是很惊人的吧,这是我们实力的一种体现。实战上,我们4月初开始运作的泰来基金,应很快要迎来翻倍结果;7月底开始运作的兔子1号基金,则很快要突破30%的收益。我们一直希望要实现的是,博弈思路和实战状况最终完美一致,我们一直在努力,只是,很多人可能还没留意到而已。这就好像这行情一样,已经悄然起来了,但很多人依然还沉浸在过去熊市思维中。

  改变才有未来,改革带来的未来,我们很有信心,一切只是刚开始,中国股市的未来如此,我们的未来也是如此,欢迎跟随我们一起把握未来。拭目以待吧,10月或许就是一个让大家开始相信的确认信号:用再向上来确认9月的“天亮”……更多精彩请添加我们的微信公号:财经听国平,一起迎接未来新时代!()

  

善财有道
善财有道

上一篇:李迅雷:房地产危机或在2017年 政府难阻止
下一篇:皮海洲:打击内幕交易关键在于重拳出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