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庆:产业结构调整带来资产重组板块的牛市格局
上周提到,目前市场存在多空两大阵营的激烈论战,不是一般的技术性观点的分歧,而是两种思维模式的交锋。本周市场创出一年半以来的盘中和日收盘新高,多方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是这种争论不会结束,以后的行情走势依然会非常复杂。
从上证指数看,市场即使有效越过2350点,也不会长驱直入,在2380点之前还有一场血拼。由于煤炭石油、金融板块难以摆脱弱势格局,其他板块再涨,顶多是中证流通指数比较强劲,但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的上证指数不可能快速上涨,甚至可能出现阶段性下跌。相对于中小市值股票而言,大盘指标股的杠杆效应更强,所以指数行情一定是一波三折,震荡上扬。如果说市场出现牛市,充其量是结构牛市,大盘指数的涨幅会非常有限,万一哪一天上证指数大涨,随后必然出现深度的回调。我们的基本操作策略应当是:原则上看好市场,抓住资产重组这个核心,普遍撒网——在指数大涨时减持,在指数回调时补仓,重仓为主,适当高抛低吸,个股间轮动操作。
我们坚定看好市场的原因不是因为经济增速已经企稳,不是看好上证指数,而是看中了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资产重组板块的牛市格局,在局部领域可以安心操作。重组股的这一轮牛市从2013年6月启动,今年5月以后展开主升浪,尽管累计涨幅已经接近80%,但丝毫没有停顿的意思。
图1、85只壳资源股票呈现大牛市格局
我们从市值最小的300只股票选出非创业板、没有停牌、明显存在资产重组可能的85只股票做一个“壳资源85”指数,其走势如图1所示。这些股票除了没有银行和军工股外,几乎包含了各个行业,入选股票的共同特点是总市值小于25亿市值,主业经营乏善可陈,市盈率偏高。就是这样一批毫无特色的股票,其走势极其强劲,仅次于军工板块列整个市场涨幅第二。
相对于航天军工板块,壳资源概念的兴起更能代表我国转型时期的市场特征,其表现更具有普遍性。广义来看,A股中各类公司,都存在大规模资产重组的可能,但是从杠杆效应来看,股价能够产生翻倍效应的,主要是总市值50亿元以下的公司;50到200亿之间的公司,固然可以重组,但对注入资产质量要求太高,需对二级市场投资者让利较大,重组成功,股价涨幅一般不超过一倍。300亿以上的公司,即使重组成功,对股价的短期推动作用也不会十分明显。中石化这类超级航母搞重组,受益的主要是下属子公司,总公司是否真正获益则很难说——江钻股份(000852,股吧)和仪征化纤重组复牌后股价暴涨,而母公司中石化不涨反跌——真是能量守恒,物质不灭,有人受益必然有人受损,所谓双赢都是忽悠。
创业板最近走势较弱,主要是纳斯达克连续调整所致。从周期来看,纳斯达克调整已经接近尾声,预计10月份以后有望再次回升,而到那个时候,A股的创业板市场还会恢复活力。()
下一篇:谢百三:大牛市中的英雄本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