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辉:降准降息对冲通缩可能是政策常态

刘煜辉1.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刘煜辉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企稳和货币政策或进入所谓观察期很快被7月数据证伪。当前中国首要需防范通缩风险, 降准和 降息甚至采取某种形式的量宽对冲通缩可能是政策常态。

  刘煜辉表示,从2012年开始,中国的债务周期进入顶部区间,债务开始释放出愈来愈强的紧缩需求效应。进入2014年,经济的中周期和长周期,即债务周期和 房地产周期形成顶部叠加,这样的宏观趋势一旦形成,会持续相当长时间。

  他认为,猪周期无需担心。中国这一轮猪价大涨与之前几次猪周期有很大不同。微观层面上,猪价的波动主要是供给周期决定,而非总需求的扩张。今年猪价的上涨更像是一个独立事件,广谱的商品价格很难与之形成共振。目前,工业通缩持续加深,持续40个月有余,无收敛迹象。即使食品也不是普涨格局,尽管目前猪肉的同比涨幅比年初上升了12个百分点,但整体食品同比仍然比年初略低0.2百分点。主要分项中,水果、蛋、牛肉价格今年以来持续回落。 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至个位数,M2增速在目标值以下踌躇不前,种种迹象都显示总需求羸弱。

  他认为,要防范通缩风险,缩了,资产负债表就垮了,因为资产是软的,负债是硬的;一缩,资产更软,负债更硬。货币宽松作为资产负债表调整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再通胀”是避免债务螺旋通缩的政策共识。

上一篇:林毅夫:中国经济奇迹有没有一般意义?
下一篇:肖耿:激发引导中国的企业家精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