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创新不一定非要“自给自足”

20150310101831223.jpg

  过去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打开创新的大门,通过互联网平台巧借外脑,京东、海尔、苏宁……无不在积极发力众筹平台,以实现多快好省的创新效果。如今,这种广散英雄帖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正变得越来越流行。

  企业为何需要开放式创新

  在当今高度互联互通的社会, 数字技术颠覆了传统的竞争环境。新产品新服务出现爆炸式激增或骤亡,学习时间大大缩短,竞争优势难以维持,各产业融合混战、跨界竞争……这时,市场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定位要准——找准市场和消费者痛点;速度要快——创新周期要缩短;价格要低——物美与价廉都要兼得;维度要多——集技术、流程、模式为一体的综合创新。

  要实现这种“多快好省”的目标,过去“一切答案,尽出于我”的内部创新模式显然已经力不从心,企业需要打开创新的大门,打造敏捷、高效、具备成本优势且可持续的创新型组织,建立“高度互联互通”的开放式创新体系。

  开放式创新的理念是:提倡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引入创新主体参与到企业创新过程中,以求改善创新绩效、达成创新目标。

  虽然高度互联互通性给企业创新造成了新挑战,但也为企业利用“外脑”进行开放式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工具。正是由于这些技术工具的进步,企业方具备对新技术、新服务的搜寻和网罗能力,使企业创新中心的边界不断扩大,从而将广大的消费者、供应商、合作方、个人专家和研究机构都纳入到自己的创新资源当中。

  两种情况下可考虑借助外力

  开放式创新与内部创新并非黑与白的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内部创新并不是完全落伍,什么时候需要更多地采取开放式创新,可从以下两点进行判断。

  一是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当外部环境变化剧烈、复杂程度提高、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时候,企业单靠自身资源难以应对,或独立行动风险过高,这时可考虑借助外脑。二是企业创新的影响范围和变革程度。设想一下,单一产品的研发创新和跨部门跨事业部的组织大变革相比,后者所需要的技术储备、管理能力、创新资源更多更复杂,对外部资源的需求也就更迫切。

  打造“高度互联互通”的开放式创新体系

  开放式创新形式多样,但核心都需搭建一个开放式创新平台,和“外脑”互联,以搜寻、识别和选择出最能满足企业创新需求的合作方。根据所有权、运营模式、开放程度的不同,开放式创新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mp18199686_1433838166675_2.jpg

  有了开放式创新平台并不一定意味着创新效果和效率的显著提高,企业还需要应对其他挑战。一个显而易见的挑战是对“外脑”的识别能力。即在企业资源允许的范围内,要保证“外脑”在多样性、可得性、与企业需求匹配性等多个维度达到最优。

  另一个挑战是,如何将第三方提供的技术、服务与企业内部流程、体系完美整合。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并不意味着企业应该削弱对创新过程的控制,恰恰相反,企业需要具备强有力的创新过程控制和整合能力,包括:对内外部创新活动及其过程进行规划、管理和控制,以及最终将第三方技术或服务成功整合到企业现有机制,等等。

  创建开放式创新体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企业需放眼长远,布局整体,逐渐建立、完善开放式创新体系。短期内,企业要在内部明确合作方的职能、责任以及所有权,不断完善合作方筛选标准;中期来看,企业要将合作方管理流程化、制度化,包括合作方的选择、合作关系的建立以及双方创新活动的整合;长期来看要将开放式创新与企业业务拓展、价值获取有机结合起来,获取持续性创新竞争优势。

上一篇:【公司治理】日韩企业应对公司治理压力改弦更张
下一篇:【公司治理】好的管理,不害怕冲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