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霞:央行5000亿SLF可信吗

  9月16日晚间,市场传出重磅消息:央行当天通知五大银行,将向五大银行提供5000亿SLF,每家各1000亿,期限为3个月;性质类同基础货币的投放,相当于一次全面降准的规模。传言称“今晚国泰君安、国信等数家机构证实传闻属实。”,但17日,央行新闻处却回应称”有消息会及时通知“,而五大银行中有3家银行的新闻部门则表示,“不清楚此事”。

  至此,事态陡然变得模糊起来。

  据报道:16日晚,国泰君安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邱冠华称,经了解及判断后,情况基本属实。邱冠华分析央行政策动机为:1、对冲存款偏离度管理的影响,防止人造钱荒;2、经济较差,在不降准不降息前提下,可能变相做点事。公开报道还显示,这则消息并没有确切的消息来源,笔者认为,其可信度存疑:

  一方面,报道称,央行通知五大行,将向其提供5000亿SLF,消息源头应该是五大银行;然而,这一消息却并未明确由哪一家银行渠道获得,却由券商“证实”,而“证实”这一消息的则是今年以来股票市场著名的大多头国泰君安,颇耐人寻味。

  另一方面,消息称,央行向五大行提供5000亿SLF,每家各1000亿。从资产规模来看,交通银行(601328,股吧)与四大银行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却与其他四大银行平分5000亿SLF,也着实令人费解。

表1、2014年6月末五大行资产规模
表1、2014年6月末五大行资产规模

  SLF(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即常备借贷便利,是央行在2013年创设的流动性调节工具,主要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是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以及优质信贷资产等。它与SLO一起构建短端利率走廊。

  而从央行创设SLF以来向市场实际投放SLF的历史数据来看,央行当前一次性向市场投放5000亿元SLF,也存在疑点: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其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期限为1-3个月。

  从央行发布的数据来看,2013年6月银行间市场爆发“钱荒”,央行首度向市场投放SLF,当月SLF余额4160亿元,此后SLF余额持续回落;2013年底、2014年初,市场虽然再度爆发“钱荒”,但SLF余额并没有大幅上升,2014年1月SLF余额2900亿元、较2013年底仅增加1900亿元,2014年2月SLF余额回落至700亿元,此后各月SLF余额一直为0。

表2、常备借贷便利(SLF)创设以来各月底余额
表2、常备借贷便利(SLF)创设以来各月底余额

  2013年6月和2013年底,银行间市场曾先后爆发两轮“钱荒”,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SHIBOR)隔夜拆借利率曾高达13%以上,SHIBOR一个月利率曾高达9%以上;在此期间,SLF的峰值也仅为4160亿元。

  今年以来,SHIBOR利率已出现显著回落:9月16日,SHIBOR隔夜拆借利率为2.853%,SHIBOR一个月利率为4.014%。在当前市场状况下,央行一次性向五大行投放5000亿元SLF,似乎缺乏必要性。

  虽然近期经济数据欠佳,但近期中央政府高层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不靠“强刺激”,要靠强改革,要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此背景下,央行一次性释放5000亿SLF,发放金额居然高于2013年“钱荒”时期的SLF峰值,似乎也与政策基调背道而驰。

图:13年以来SHIBOR利率走势图(%)
图:13年以来SHIBOR利率走势图(%)

  个人认为,考虑到近期银监会出台存款偏离度监管指标,为了对冲这一监管指标出台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央行有可能向部分全国性银行投放SLF,但实际规模可能远低于5000亿元的水平。

  (作者系深圳紫金港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

上一篇:远昌看市:市场想象力还会短暂接管股市波动
下一篇:宇辉战舰:打新不阻冲击5年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